文章解析

tiáo
xiào
lìng
·
·
biān
cǎo

朝代:唐作者:戴叔伦浏览量:2
biān
cǎo
biān
cǎo
biān
cǎo
jìn
lái
bīng
lǎo
shān
nán
shān
běi
xuě
qíng
qiān
wàn
yuè
míng
míng
yuè
míng
yuè
jiā
shēng
chóu
jué

译文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晴,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

逐句剖析

"边草":边塞的野草啊,

# 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边草":边塞的野草,

"边草尽来兵老":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

# 兵:一作“共”。,尽:死。

"山南山北雪晴":山南山北雪后放晴,

# 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千里万里月明":千里万里处处月明。

# 月明:月色皎洁。

"明月":明月,

"胡笳一声愁绝":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

# 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胡笳: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调笑令·边草》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词。词中描绘了边塞的风光与戍边战士的生活状态。开篇以边草起兴,巧妙借草的生长状态暗示戍边战士的年华变化;接着描绘山南山北雪后放晴、明月千里的宏大景象,展现出边塞的空旷与寂寥;末句借胡笳声收尾,胡笳声起,瞬间引发戍卒强烈的心理冲击。“愁绝”二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戍边战士无尽的愁苦。整首词运用比兴手法,语言质朴自然,将边塞的荒寒与戍卒的愁怨,融入到广漠夜空下那一声凄凉的胡笳声中,深刻反映出中唐时期边防局势的严峻,以及民间对戍边之苦的普遍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戴叔伦师从萧颖士,以文辞著称,作诗擅长五言律、绝。其五律长于言情,佳作颇多。《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联,被胡应麟《诗薮》许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虽“体格不越中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尚未臻大家之境,但在盛唐向中唐的转折演变之际颇有意义。代表作品有《江乡逢故人偶集》《关山月》《女耕田行》等。著有《戴叔伦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创作年代难以确切考证。唐朝时,政府于边境地区广泛设立都护府,大量士兵被征调至此戍守。当时,战争频繁爆发,不仅边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戍边士兵的境遇更是凄惨。这首词是作者为了表达边塞士兵渴望回归故乡、结束苦难生活的强烈愿望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边塞题材词。描绘了边塞边草枯萎、山南山北雪后初晴、明月普照千里万里的景象,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戍边战士因久戍边疆、年华老去而生的愁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烘托:“边草尽来兵老”,以边草枯萎暗示戍卒衰老,烘托其悲凉心境;“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借雪晴、月明之景,衬托戍卒与家乡相隔遥远的思乡之情。全词围绕戍卒思乡怀人主题,用边地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凉悲切的胡笳声等景物描写,烘托出戍卒的忧愁苦闷,使情感表达更沉重有力。起兴:“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以边草起兴,用边草的枯荣暗示戍边士兵命运,借边草年年枯白,表达士兵望归不得,青春消逝的感慨,蕴含对朝廷不关心戍卒的怨怅,思乡与怨情交织。

3. 分段赏析

开篇“边草,边草”叠用,既契合词调格律,又勾勒出广袤草原之景,点明边塞荒凉的环境。“边草尽来兵老”,借边草的荣枯更迭,巧妙暗示时间的漫长流逝,戍卒在等待中从青春走向衰老,同时隐隐蕴含着对统治者漠视戍卒命运的批判,满含对戍卒的同情。中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对仗工整。雪晴之景描绘出边塞银白世界,“山南山北”凸显雪的覆盖范围,“晴”字为明月登场铺垫。明月皎洁,“千里万里”既写月光普照,又暗示戍边之地与家乡相距甚远,明月勾起无尽乡思。“明月,明月”的叠用,进一步强化了戍卒对家乡的思念,仿佛思绪已借明月飘向远方。结尾“胡笳一声愁绝”,胡笳声打破思乡的遐想,将戍卒拉回现实,“愁绝”二字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出戍卒极度的忧愁苦闷,点明主旨。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的精妙之处,在于不着“思乡怀人”一词,却将这一情感主题渗透于每一句之中,凭借巧妙的景物烘托,让情感自然流淌。整首词意境深邃含蓄,将戍卒的复杂情感以一种委婉而有力的方式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金坛戴叔伦有《转应曲》云(略),即《调笑令》也,笔意回环,音调宛转,与韦苏州一阕同妙。

清沈雄《古今词话》

# 爽朗。

清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一

# 唐代吐蕃、回纥,迭起窥边,故唐人诗词,多言征戍之苦。当塞月孤明,角声哀奏,正征人十万碛中回首之时。李陵所谓“胡笳互动”、“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下一篇: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