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柴门生远愁":细雨打湿柴门,引发出远方的愁绪,
"向来诗帙若为酬":面对往日的诗卷,不知该如何酬答。
# 若:第二人称,相当于“你”。,帙:一作句。
"林花落处频中酒":林花飘落之时,我常常借酒消愁,
# 中酒:醉酒。
"海燕飞时独倚楼":海燕飞翔之际,我独自倚着高楼眺望。
"北郭晚晴山更远":北城外傍晚放晴,远山显得更加辽远,
"南塘春尽水争流":南塘的春天过去,流水湍急地争相奔涌。
"可能相别还相忆":或许分别之后我们还会互相思念,
"莫遣杨花笑白头":别让杨花嘲笑我已生出的白发。
# 杨花:柳絮。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戴叔伦师从萧颖士,以文辞著称,作诗擅长五言律、绝。其五律长于言情,佳作颇多。《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联,被胡应麟《诗薮》许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虽“体格不越中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尚未臻大家之境,但在盛唐向中唐的转折演变之际颇有意义。代表作品有《江乡逢故人偶集》《关山月》《女耕田行》等。著有《戴叔伦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细雨柴门生远愁,向来诗帙若为酬”,以景起兴,细雨笼罩的柴门勾起对远方友人的愁思。“远愁”直抒胸臆,点出思念之情;“诗帙若为酬”则写面对往昔唱和的诗卷,不知如何回应,暗含别后的孤寂与牵挂,语言朴素却情意绵长。颔联“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借具体场景深化愁绪。“林花落”“海燕飞”点明暮春时节,“频中酒”写借酒消愁的情态,“独倚楼”绘出独自登楼眺望的孤寂身影,以景衬情,将思念的深沉藏于日常细节中。颈联“北郭晚晴山更远,南塘春尽水争流”,转向远景描写。晚晴时北郭的远山显得更远,南塘春尽后流水匆匆,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时光流逝、思念随山水绵延,以开阔的景物反衬内心的怅惘。尾联“可能相别还相忆,莫遣杨花笑白头”,直抒胸臆并收束全诗。“相别还相忆”直接点出彼此的思念,“杨花笑白头”以拟人的手法,将杨花比作旁观者,怕被嘲笑因思念而添的白发,既显深情又带一丝自嘲,让牵挂之情更显真切动人。
上一篇:唐·赵嘏《西江晚泊》
下一篇:唐·张蠙《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