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轻漾":西湖的夏日天空白云万里,
# 晴云轻漾:晴空白云轻轻飘荡。
"薰风无浪":微风轻轻的吹拂,
# 薰:一作熏。
"开樽避暑争相向":是人们喝酒避暑争着去的好地方。
"映湖光":倒映在水里的,
"逞新妆":都是漂亮的新妆,
"笙歌鼎沸南湖荡":在欢乐地歌舞声下西湖的水都在振动,
# 笙歌鼎沸南湖荡:各种乐器声和歌声把湖水振得就像锅里在沸腾的水一样,喻西湖夏夜十分热闹。
"今夜且休回画舫":今晚这么高兴就留在这里不要把船摇回去了。
"风":带着莲花香味的凉风,
"满座凉":在这里到处吹的都是;
"莲":莲花的香味,
"入梦香":枕着莲花的香味入梦
# 入梦香:指闻着莲花的香气入睡。
元代散曲作家
薛昂夫(1267?~1350?),元代散曲作家。原名薛超吾,为其蒙古姓名,以第一字为姓,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随其父姓马,故又称马昂夫、马九皋,回鹘(今维吾尔族)人,定居隆兴(今属江西南昌)。早年师从刘辰翁,曾任江西行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等职,后以秘书监卿致仕。其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曲,整体风格疏宕豪放,题材主要以咏史叹世、乐隐乐闲为主。其怀古与游赏之曲也富有特色,豪放中又见华美。现存散曲作品有小令65首,套数3篇,见录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群珠》等集中。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元曲,也是一首写景词。主要描绘了西湖夏日的美景和人们在湖边避暑游玩的欢乐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夏日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闲适惬意的生活情趣。
2. 写作手法
渲染:“晴云轻漾,薰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游人的“动”和景色的“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西湖夏季的特色。衬托:“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航。”通过对西湖的游人乐而忘返的情景的描绘,突出地表现了西湖迷人的夏景。
3. 分段赏析
“晴云轻漾,薰风无浪”描绘出夏日西湖的静谧:晴空白云悠悠,南风和煦,湖面平静如镜。而此时的游人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开樽避暑争相向”,大家纷纷赶来西湖避暑,享受这晴云微风的惬意。江南女子换上清新衣裙,“映湖光,逞新妆”,在湖光映衬下格外动人。一个“争”字、一个“逞”字,把西湖边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写得生动有趣,游人的“动”与景色的“静”相互映衬,尽显西湖夏日特色。“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欢乐的歌声响彻湖面,气氛愈发热烈。直到深夜,大家仍舍不得离开画舫,陶醉在美景中流连忘返。最后“风,满座凉;莲,入梦香”,随着夜色渐深,清风送凉,莲香入梦,画面又归于宁静,带着夏夜独有的清凉韵味。整首曲子巧妙运用渲染和衬托,从喧闹到宁静,从暑热到清凉,把西湖迷人的夏景和游人的沉醉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悠然闲适的心境。
4. 作品点评
这首曲子描绘西湖夏景。江南夏日酷热难耐,像个大蒸笼,可杭州因西湖的存在,多了几分清凉与灵秀。作者巧妙安排节奏,从热闹写到静谧,从暑热过渡到清凉,把西湖夏天的独特韵味展现得十分到位。
上一篇:元·元无名氏《醉太平·堂堂大元》
下一篇:元·谭处端《望蓬莱·长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