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yǒng
·
·
xià

朝代:元作者:薛昂夫浏览量:3
qíng
yún
qīng
yàng
xūn
fēng
làng
kāi
zūn
shǔ
zhēng
xiāng
xiàng
yìng
guāng
chěng
xīn
zhuāng
shēng
dǐng
fèi
nán
dàng
jīn
qiě
xiū
huí
huà
fǎng
fēng
mǎn
zuò
liáng
lián
mèng
xiāng

译文

西湖的夏日天空白云万里,微风轻轻的吹拂,是人们喝酒避暑争着去的好地方。倒映在水里的,都是漂亮的新妆,在欢乐地歌舞声下西湖的水都在振动,今晚这么高兴就留在这里不要把船摇回去了。带着莲花香味的凉风,在这里到处吹的都是;莲花的香味,枕着莲花的香味入梦

逐句剖析

"晴云轻漾":西湖的夏日天空白云万里,

# 晴云轻漾:晴空白云轻轻飘荡。

"薰风无浪":微风轻轻的吹拂,

# 薰:一作熏。

"开樽避暑争相向":是人们喝酒避暑争着去的好地方。

"映湖光":倒映在水里的,

"逞新妆":都是漂亮的新妆,

"笙歌鼎沸南湖荡":在欢乐地歌舞声下西湖的水都在振动,

# 笙歌鼎沸南湖荡:各种乐器声和歌声把湖水振得就像锅里在沸腾的水一样,喻西湖夏夜十分热闹。

"今夜且休回画舫":今晚这么高兴就留在这里不要把船摇回去了。

"风":带着莲花香味的凉风,

"满座凉":在这里到处吹的都是;

"莲":莲花的香味,

"入梦香":枕着莲花的香味入梦

# 入梦香:指闻着莲花的香气入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湖杂咏·夏》元代著名散曲家薛昂夫写的一首词。描绘了西湖夏日风光,展现人们避暑乘凉的惬意。作者用渲染、衬托的手法,通过刻画热闹的游湖场景,以及游人陶醉其中、不舍离去的样子,把西湖夏天的迷人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很会把控行文节奏,先写热闹的动态,再转宁静画面,从炎炎酷暑写到丝丝清凉,把西湖夏天的韵味全写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薛昂夫(1267?~1350?),元代散曲作家。原名薛超吾,为其蒙古姓名,以第一字为姓,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随其父姓马,故又称马昂夫、马九皋,回鹘(今维吾尔族)人,定居隆兴(今属江西南昌)。早年师从刘辰翁,曾任江西行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等职,后以秘书监卿致仕。其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曲,整体风格疏宕豪放,题材主要以咏史叹世、乐隐乐闲为主。其怀古与游赏之曲也富有特色,豪放中又见华美。现存散曲作品有小令65首,套数3篇,见录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群珠》等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薛昂夫身为元代少数民族文人,社会地位与汉族文人有别,但思想与之相近。他本胸怀积极入仕、建功立业的壮志,然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官场的险恶纷争与种种羁缚让他心生厌倦。可同时,他又难以彻底放下对仕途的留恋,这种矛盾心理长期纠缠着他,深刻影响其散曲创作。在此背景下,薛昂夫通过创作散曲来抒发内心感受。他将目光投向自然山水,借描绘山川景物排解心中郁闷,寄托情志。《西湖杂咏・夏》便是在这样的心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下诞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元曲,也是一首写景词。主要描绘了西湖夏日的美景和人们在湖边避暑游玩的欢乐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夏日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闲适惬意的生活情趣。

2. 写作手法

渲染:“晴云轻漾,薰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游人的“动”和景色的“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西湖夏季的特色。衬托:“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航。”通过对西湖的游人乐而忘返的情景的描绘,突出地表现了西湖迷人的夏景。

3. 分段赏析

“晴云轻漾,薰风无浪”描绘出夏日西湖的静谧:晴空白云悠悠,南风和煦,湖面平静如镜。而此时的游人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开樽避暑争相向”,大家纷纷赶来西湖避暑,享受这晴云微风的惬意。江南女子换上清新衣裙,“映湖光,逞新妆”,在湖光映衬下格外动人。一个“争”字、一个“逞”字,把西湖边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写得生动有趣,游人的“动”与景色的“静”相互映衬,尽显西湖夏日特色。“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欢乐的歌声响彻湖面,气氛愈发热烈。直到深夜,大家仍舍不得离开画舫,陶醉在美景中流连忘返。最后“风,满座凉;莲,入梦香”,随着夜色渐深,清风送凉,莲香入梦,画面又归于宁静,带着夏夜独有的清凉韵味。整首曲子巧妙运用渲染和衬托,从喧闹到宁静,从暑热到清凉,把西湖迷人的夏景和游人的沉醉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悠然闲适的心境。

4. 作品点评

这首曲子描绘西湖夏景。江南夏日酷热难耐,像个大蒸笼,可杭州因西湖的存在,多了几分清凉与灵秀。作者巧妙安排节奏,从热闹写到静谧,从暑热过渡到清凉,把西湖夏天的独特韵味展现得十分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元无名氏《醉太平·堂堂大元》

下一篇:元·谭处端《望蓬莱·长真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