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作家
薛昂夫(1267?~1350?),元代散曲作家。原名薛超吾,为其蒙古姓名,以第一字为姓,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随其父姓马,故又称马昂夫、马九皋,回鹘(今维吾尔族)人,定居隆兴(今属江西南昌)。早年师从刘辰翁,曾任江西行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等职,后以秘书监卿致仕。其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曲,整体风格疏宕豪放,题材主要以咏史叹世、乐隐乐闲为主。其怀古与游赏之曲也富有特色,豪放中又见华美。现存散曲作品有小令65首,套数3篇,见录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群珠》等集中。
1.
这是一首带过曲。作者化用苏轼词意,抒发了离愁别恨,又流露了青春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曲子前部分《楚天遥》咏杨花,主要化用的是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后部分《清江引》咏海潮,主要化用的是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开首四句既写大自然春景,又寓人生哲理。人们对于美好与幸福(花开)总是欢欣鼓舞的,而对于衰颓和没落(花落)则感到惆怅、迷惘。花落春如醉句用移情法将人的醉移到春上,春醉实为人醉,入醉便失去意志上的自控。但此时作者荡开一笔,言春醉有醒时,意为季节更替,春天还会再来。但这并未给人们心灵上带来生机:人一经衰老,青壮便不复返。如此,为全曲定下了伤感的基调。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薛曲在此化用时却着意于问君能有几多愁?万点杨花坠下三句化用了苏轼《水龙吟》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句意。这样把《楚天遥》连起来体味,就仿佛看到主人公的悲愁像春水一样滔滔不绝。《清江引》基本化用了苏轼《八声甘州》词中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的句意,毫无镶嵌拼凑之痕迹,而意境有所开拓。结句更那堪晚来风又急,字面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怎敌他晚来风急句同一机轴,却是意象发展至此水到渠成之句,而境界也比李词更为开阔。抒情主人公送走离人,把情托付给风寄向远方无际的天涯,可见愁无尽头。和苏轼相比,同样是愁,但无苏轼旷达。薛昂夫其将用世之心蕴于曲中的字里行间,将绝望盘结在心中,用痛苦的呻吟来得到某种宣泄,从而使这首带过曲也以不同于他其他豪放之作的风格加入到了元后期散曲伤感文学之波中。
上一篇:元·刘因《水调歌头》
下一篇:元·王逢《塞上曲(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