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朝代:唐作者:贾岛浏览量:1
bié
jiù
péng
hāo
xié
fēi
láo
lóng
mén
liú
shuǐ
sōng
yuè
piàn
yún
gāo
tàn
mìng
zhī
shū
tóu
luò
bái
máo
cóng
jūn
dāng
fēng
guǎng
广
líng
tāo

译文

你与我作别,走向蓬蒿丛生之地,夕阳西斜,伯劳鸟翩然飞去。龙门的流水湍急奔涌,嵩岳之上,一片孤云高高飘荡。我叹息身边没有知己,梳理头发时,竟飘落了白发。你此次从军便要这般离去,风起时,想必会遇见广陵的惊涛。

逐句剖析

"别我就蓬蒿":你与我作别,走向蓬蒿丛生之地,

"日斜飞伯劳":夕阳西斜,伯劳鸟翩然飞去。

"龙门流水急":龙门的流水湍急奔涌,

"嵩岳片云高":嵩岳之上,一片孤云高高飘荡。

"叹命无知己":我叹息身边没有知己,

"梳头落白毛":梳理头发时,竟飘落了白发。

"从军当此去":你此次从军便要这般离去,

"风起广陵涛":风起时,想必会遇见广陵的惊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路》为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描绘日暮时分,友人离去,伯劳纷飞的凄凉之景。颔联借龙门急流、嵩岳片云,既写眼前景,又暗示离人心情与未来境遇。颈联由送别转至自身,叹无知己、白发渐生,沧桑孤独溢于言表。尾联点明友人从军,以广陵涛象征前路艰难,饱含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整首诗通过景与情的交融,真挚地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忧愁,以及对人生的深沉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别我就蓬蒿,日斜飞伯劳”,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和氛围。“别我”直接点明离别之情,友人即将离开诗人,走向那蓬蒿丛生之地,暗示友人此去生活环境的荒凉。“日斜”点明时间是傍晚,夕阳西下,给人一种凄凉之感。“飞伯劳”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伯劳鸟在此时飞起,更增添了画面的萧瑟与孤寂,仿佛连鸟儿都在为离别而哀鸣。颔联“龙门流水急,嵩岳片云高”,这两句通过描写龙门的急流和嵩岳的片云,以景衬情。龙门流水湍急,象征着诗人内心因友人离别而产生的不平静,也暗示着友人前行道路可能会遇到的坎坷。嵩岳片云高飘,一方面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另一方面也衬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彼此之间如同云与地般的距离感,以及未来的渺茫。颈联“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诗人由送别友人联想到自身命运。感叹自己命运不佳,身边没有真正的知己,孤独之情溢于言表。“梳头落白毛”则是一个细节描写,通过梳头时发现掉落的白发,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年华老去、岁月蹉跎的感慨,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忧愁与无奈。尾联“从军当此去,风起广陵涛”,点明友人此行是去从军,在离别之际,诗人以“风起广陵涛”来结束全诗,既写出了友人即将奔赴的远方有广陵涛的壮阔景象,也寓意着友人从军之路可能会面临如波涛般汹涌的困难和挑战。同时,这一句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希望友人能像那广陵涛一样,在面对困难时勇敢无畏,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湖亭望水》

下一篇:唐·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