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suì
yuè
qíng
diàn
zhuǎn

朝代:元作者:姬翼浏览量:3
suì
yuè
qíng
diàn
zhuǎn
rén
shēng
nài
xiāo
qián
chéng
xiǎn
cuō
tuó
huǒ
kēng
qiān
zhàng
yǒng
chū
shàng
gāo
bié
qīng
liáng
ān
wěn
chù
sǎo
chú
píng
fēng
dào
zhī
kǒng
tài
píng

译文

时光没有情意,像闪电一样飞快流转,短暂的人生,经不起这样慢慢消耗。未来的路途艰险,可别再虚度光阴。就像陷在千丈深的火坑里,要用力跳出来,登上平坦的高坡。另外寻找能让人清凉、安稳的地方,清除那些平白无故生出的麻烦与纷争。不用移动一步,就能到达没有牵挂的自在境地。手持一支没有孔的笛子,唱一曲安宁平和的歌谣。

逐句剖析

"岁月无情如电转":时光没有情意,像闪电一样飞快流转,

"人生不耐消磨":短暂的人生,经不起这样慢慢消耗。

"前程路险莫蹉跎":未来的路途艰险,可别再虚度光阴。

"火坑千丈里":就像陷在千丈深的火坑里,

"踊出上高坡":要用力跳出来,登上平坦的高坡。

"别觅清凉安稳处":另外寻找能让人清凉、安稳的地方,

"扫除平地风波":清除那些平白无故生出的麻烦与纷争。

"不移一步到无何":不用移动一步,就能到达没有牵挂的自在境地。

"一枝无孔笛":手持一支没有孔的笛子,

"一曲太平歌":唱一曲安宁平和的歌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岁月无情如电转》是元代姬翼所作的一首词。题材围绕人生感悟展开。上片以“电转”比喻岁月,感叹人生易逝,提醒人们莫要蹉跎于“火坑”般的困境,应努力向上;下片则转向对安稳生活的追求,渴望摆脱风波,抵达安宁之境,以“无孔笛”“太平歌”寄托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全词语言质朴,运用比喻手法,情感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转为对安宁的期盼,富有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全真道士,汴梁朝元宫事

姬翼(1194-1269)字辅之,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其先雍姓,避金世宗讳改。四岁读书,九岁父母俱丧。金亡,师事栖云真人(王志谨),为全真道士,赐名志真,号知常子。元宪宗二年(1252)讲学于燕京长春宫,中统四年(1263)主汴梁朝元宫事。至元五年十二月三十日卒,年七十六。事见《知常姬真人事迹》(《甘水仙源录》卷八)《元诗选癸集》。著有《云山集》八卷。词存集中,凡一百六十三首,多劝世化俗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岁月无情如电转,人生不耐消磨”,以“电转”为喻,将岁月流逝的迅速展现出来,“无情”二字则赋予岁月情感色彩,暗含对时光不由人的无奈;而“人生不耐消磨”紧承前句,点出人生在漫长时光中容易被磨损消耗的脆弱,两句结合,奠定了对时光与人生的感慨基调。“前程路险莫蹉跎”则由感慨转向劝诫,“路险”暗示人生前路的艰难,“莫蹉跎”则传递出珍惜时光、不荒废岁月的态度。“火坑千丈里,踊出上高坡”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困境比作“千丈火坑”,形象地写出困境的深重;而“踊出上高坡”则以“踊出”的动作,展现出挣脱困境、走向光明。下片“别觅清凉安稳处,扫除平地风波”,由对人生困境的应对转向对理想生活的追寻,“清凉安稳处”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扫除平地风波”则写出主动摆脱生活中意外纷扰的意愿,态度积极。“不移一步到无何”中,“无何”指无何有之乡,是脱离世俗的境界,“不移一步”看似矛盾,实则暗含“心之所向,即是抵达”的意味,体现出对理想的追求。结尾“一枝无孔笛,一曲太平歌”以具体意象收尾,“无孔笛”无法吹奏,“太平歌”则直接点出对安宁平和生活的向往,两句以虚写实,让对太平生活的渴望更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哲《鹤冲天·迷祛惑去》

下一篇:元·杨维桢《春申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