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梦中身世":在纷纷扰扰的梦境般的人生里,
"白驹过隙":时间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转瞬即逝,
"多少时光":留下了多少时光。
"使尽机关方寸":用尽了心机谋略,
"不暂清凉":内心却始终得不到片刻的宁静清凉。
"蓄奸邪、":心怀奸诈邪恶,
"更移鹿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执迷网、":沉迷于纷乱的世俗之网,
"颠倒玄黄":把天地间的道理都弄颠倒了。
"最堪伤":最令人悲伤的是。
"死生汩没":生死轮回,
"苦海茫茫":茫茫苦海无边无际。
"难忘":难以忘怀啊。
"恩绳爱索":恩情如绳索缠绕,爱情似罗网相困,
"火坑尘网":还有那如火坑般的尘世之网。
"利锁名缰":利益像锁链,名声如缰绳。
"一向贪饕":一直以来贪婪无度,
"不知青鬓染秋霜":不知不觉间青春的鬓发已经染上了秋霜。
"覆焦隍、":就像翻覆的护城河,
"空争骇鹿":徒然争抢着受惊的鹿,
"多岐路、":面对众多的岔路,
"谩逐亡羊":白白地追逐着走失的羊。
"自徊徨":自己只能彷徨犹豫。
"白云深处":最终向往那白云深处的清静之地,
"一炷心香":燃起一炷心香。
全真道士,汴梁朝元宫事
姬翼(1194-1269)字辅之,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其先雍姓,避金世宗讳改。四岁读书,九岁父母俱丧。金亡,师事栖云真人(王志谨),为全真道士,赐名志真,号知常子。元宪宗二年(1252)讲学于燕京长春宫,中统四年(1263)主汴梁朝元宫事。至元五年十二月三十日卒,年七十六。事见《知常姬真人事迹》(《甘水仙源录》卷八)《元诗选癸集》。著有《云山集》八卷。词存集中,凡一百六十三首,多劝世化俗之作。
1. 分段赏析
上阕“扰扰梦中身世,白驹过隙,多少时光。”开篇点明人生如在梦中般虚幻不实,“扰扰”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尘世的纷扰繁杂。“白驹过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时光比作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形象地表达出时光飞逝之快,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短暂,有多少美好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使尽机关方寸,不暂清凉。”“方寸”指代人的内心。“使尽机关”表明人们在尘世中为了功名利禄等不断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然而即便如此,内心也始终无法获得片刻的宁静与清凉。此句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世俗利益时的疲惫与无奈。“蓄奸邪、更移鹿马,执迷网、颠倒玄黄。”“蓄奸邪”指出人们内心隐藏着邪恶的念头和行为;“移鹿马”用“指鹿为马”的典故,象征着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执迷网”表示人们深陷世俗的罗网之中无法自拔,“颠倒玄黄”则进一步强调这种是非颠倒、混乱不堪的状态。这两句对那些追名逐利、道德败坏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最堪伤。死生汨没,苦海茫茫。”“最堪伤”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死生汨没”意味着人们在生死之间随波逐流,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苦海茫茫”将人生比作广阔无垠的苦海,形象地表现出人生的苦难与无奈,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绝望。下阕“难忘。恩绳爱索,火坑尘网。”“难忘”承接上阕的情感,进一步强调人们对世俗情感和欲望的难以割舍。“恩绳爱索”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被恩情和爱情等情感所束缚,如同被绳索捆绑一般;“火坑尘网”则将世俗生活比作充满危险和苦难的火坑以及束缚人的尘世罗网,突出了世俗生活的痛苦与无奈。“利锁名缰。”“利锁”和“名缰”分别用“锁”和“缰”来比喻利益和名声对人的束缚,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失去了自由,成为了它们的奴隶。“一向贪饕,不知青鬓染秋霜。”“一向贪饕”指出人们长期以来对利益和欲望的贪婪追求;“不知青鬓染秋霜”则通过对比,提醒人们在不经意间青春已经逝去,头发变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惋惜之情。“覆焦隍、空争骇鹿,多岐路、谩逐亡羊。”“覆焦隍”用“焦隍之覆”的典故,比喻事情的失败和危险;“空争骇鹿”表示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像受惊的鹿一样四处奔逃,最终却是一场空。“多岐路”指人生道路的复杂多样,“谩逐亡羊”用“亡羊补牢”的典故,暗示人们在错误的道路上盲目追求,即使意识到错误也为时已晚。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迷茫和无奈。“自徊徨。”“自徊徨”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彷徨和迷茫之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白云深处,一炷心香。”“白云深处”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祥和的意境,象征着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境界。“一炷心香”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希望通过点燃心香,净化自己的心灵,摆脱尘世的烦恼和痛苦,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上一篇:元·元好问《登恒山》
下一篇:元·马钰《长思仙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