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朝代:唐作者:徐凝浏览量:2
kōng
luò
quán
qiān
rèn
zhí
léi
bēn
jiāng
zàn
jīn
cháng
bái
liàn
fēi
tiáo
jiè
qīng
shān

译文

瀑布如落泉般从高空笔直地倾泻而下,如雷轰鸣般奔涌入江海,没有片刻停歇。从古到今就像一条巨大的白练飞悬半空,划开青山浑然一体的苍翠之色。

逐句剖析

"虚空落泉千仞直":瀑布如落泉般从高空笔直地倾泻而下,

# 千仞:极言其高,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仞:一作丈。,虚空落泉:一作瀑布瀑布。虚空:即空中。落泉:比喻瀑布,泉本自地下上涌,它却从天上落下。

"雷奔入江不暂息":如雷轰鸣般奔涌入江海,没有片刻停歇。

# 暂息:片刻停歇。,江:一作海。,雷奔:如雷轰鸣般奔涌。

"今古长如白练飞":从古到今就像一条巨大的白练飞悬半空,

# 白练:白色熟绢。,今古:自古到今。

"一条界破青山色":划开青山浑然一体的苍翠之色。

# 界破:划开。界:一作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绘瀑布自千仞之上的高空飞泻而下,那磅礴之势,恰似惊雷奔涌,径直冲入江流,一刻不停,尽显气吞山河之态;后两句呈现瀑布奔腾不息的画面,其状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绢练,将那葱茏青翠的山色一分为二,景象十分壮观。整首诗刻画细腻,生动形象,体现出诗人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徐凝(?~?),唐代诗人。籍贯睦州(今浙江建德)。他与元稹、白居易友善,穆宗时曾至杭州谒白居易,其诗《庐山瀑布》受白居易赏识。其诗以七绝见长,风格简古,意境高远,笔墨流畅、自然。 他提及牡丹的三首诗作,为后人所推崇。明人杨基评价他的诗作“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亦工书法。主要作品有《忆扬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徐凝与李白等诗人相似,仕途不顺之际,选择将情怀寄托于山水之间。他一生游历众多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庐山飞瀑、天台云霞、武夷丹壑、嵩岳烟岚、三峡激流与钱塘潮涌,写下不少诗篇。《庐山瀑布》正是其中一首,约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从高空飞落,声若奔雷,终年不息,恰似白练将青山之色分隔开来,展现出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表达了对其壮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今古长如白练飞”,把瀑布比作白练,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形态,洁白、细长且飘逸,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瀑布的柔美与灵动。正衬:“一条界破青山色”,以青山的翠色衬托瀑布的洁白,使瀑布的形象在青山的映衬下更加鲜明夺目,从色彩上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虚空落泉千仞直”,诗人先从视觉角度描绘瀑布从高空垂直落下,仰头观望,那瀑布之水仿若自浩渺虚空之中倾泻而下,垂直落下;“雷奔入江不暂息”,接着从听觉角度描绘,以“雷奔入江”形容瀑布奔腾而下的声音如雷般轰鸣,且一刻不停,将瀑布的磅礴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着重描绘庐山瀑布的姿态。岁月流转,历经古今,庐山瀑布始终如一,恰似一条洁白的绢练在空中飞舞,将那连绵青山的翠色一分为二。“破”字极具气势,正如欧阳修在《玉楼春》中所写“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以杏花之红似要将青山撕裂出缺口,此诗中的“破”字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读来仿佛能真切看到那洁白的瀑布,如利刃般嵌入庐山的青葱翠绿之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4. 作品点评

《庐山瀑布》一诗,其首二句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后两句略有相似。然而,它未能凸显庐山独有的特质,在这一点上,徐凝稍逊李白一筹。但是,两首诗实则各有魅力。李白的诗作,凭借对彼时当下的审美感悟所触发的幻觉,引领读者自行品味、创造并领略大自然所赋予的蓬勃生机,进而揣摩诗人所追寻的自由精神境界。徐凝此诗却并非捕捉瞬间的直观感受,而是通过描绘瀑布的全方位画面,来传达自己的深刻思索。与其说他是在赞颂那“一条界破青山色”的如练瀑布,倒不如说他是借景抒发对源头泉水千古不绝、生命运动生生不息这一真理的感慨。由此可见,一首诗给予读者幻想的空间,另一首则引发读者的思考;一首以情感动人,另一首以哲理启人,两者各具千秋,无可替代。李白深受道家审美观念的熏陶,崇尚自由不羁、潇洒超脱之美,故而庐山瀑布在他的笔下也沾染了神话幻想的色彩,深深烙印着他的精神特质。而徐凝,显然更具现实主义者的特质,在观察自然时,他会不自觉地思索历史与人生的异同。所以在他眼中,瀑布自虚空倾落,奔腾远去,不舍昼夜,如同生命的跃动仅在历史中留下一道痕迹。也正因如此,他对人生的得失秉持达观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孙兴公《天台山赋》有“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之语,为当时所推。至徐凝作《庐山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盖亦用瀑布“界道”之语,乃尔鄙恶。

宋吴聿《观林诗话》

# 凝“一条界破青山色”句,白公称之,东坡以为尘陋,至称为恶诗。《天台山赋》:“瀑布飞流而界道。”目为恶诗,无所自耶?

宋龚颐正《芥隐笔记》

# 诗有简而妙者,徐凝“千古还同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不如刘友贤“飞泉界石门”。

明谢榛《四溟诗话》

# 与太白“疑是银河落九天”同一刻画。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徐凝《庐山瀑布》诗“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白公所称,而苏公以为恶诗。《芥隐笔记》谓本《天台赋》“飞流界道”之句。然诗与赋,自不相同,苏公固非探文之论也。至白公称之,则所见又自不同。盖白公不于骨格间相马,唯以奔腾之势论之耳。阮亭先生所以与白公异论者,其故亦在此。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 徐凝新隽,多摆脱处。自东坡憎其《庐山瀑布》“一条界破青山色”,谓是恶诗,人遂劣之。此诗只平直,何便至恶?乐天置张承吉取为解首,固独有心赏。

清胡寿芝《东目馆诗见》

# 白乐天典杭州,江东进士多奔杭取解。时张祜自负诗名,以首冠为己任,既而徐凝后至。会郡中有宴,乐天讽二子矛盾。祜曰:“仆为解元宜矣。”凝曰:“君有何嘉句?”祜曰:“《甘露寺》诗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又《金山寺》诗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凝曰:“善则善矣,奈无野人句云:‘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祜愕然不对。于是一座尽倾,凝夺之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 太白《庐山瀑布》诗后,徐凝有“一条界破青山色”之句。东坡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今唯有滴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明瞿佑《归田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咸用《自愧》

下一篇:唐·赵彦昭《杂曲歌辞·桃花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