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里春光好":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
# 春:一作“风”。
"洛阳才子他乡老":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 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十八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洛阳才子。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柳暗魏王堤":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
# 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此时心转迷":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
"桃花春水渌":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
# 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
"水上鸳鸯浴":水浴鸳鸯。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
"凝恨对残晖":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
# 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
"忆君君不知":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怀念着你呵。
# 不知:一作“不归”。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怀人思乡题材的作品。词中描绘了洛阳城里美好的春光,如柳暗的魏王堤,以及桃花春水、鸳鸯沐浴的江南春景,体现了作者对往昔洛阳生活的回忆。通过“洛阳才子他乡老”“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等语句,表达了作者漂泊他乡、年华老去的感伤,以及对远方之人深深的思念与遗憾之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词写景多处运用白描,开篇“洛阳城里春光好”,仅用七字便勾勒出洛阳春日的美好轮廓,未涉春景细节,却让读者对洛阳春天的宜人氛围有所感知。紧接着“柳暗魏王堤”,以“柳暗”二字简洁描绘出魏王堤上柳树繁茂成荫之态,不雕琢柳树的具体模样,却使葱茏之景跃然眼前。下片“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将“桃花”“春水”“鸳鸯”三个意象并列呈现,就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景图,没有过多修饰,却生动展现出盎然春意,以此自然地烘托出作者复杂的情感,体现出韦庄词作独特风格。
3. 分段赏析
上片着重写景,洛阳向以繁花似锦著称,春日的洛阳,自然是春光无限美好。然而,如此大好春光,却未能让这位“洛阳才子”沉醉其中,反而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隐忧。在此,“春光好”三字着墨清淡,而“他乡老”则是浓墨重彩,两者相互对举,形成极为鲜明的比照。这般情景上的强烈反差,深刻反映出作者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淋漓尽致地凸显出虽身处“春光”灿烂的“他乡”,却已年华“老去”的矛盾心境。三四句紧承上文,一句写景,一句写情。魏王堤,也就是魏王池,得名于贞观年间赐给魏王李泰。往昔,这里曾是东都洛阳的绝佳游赏胜地。可历经安史之乱后,东都繁华不再,往昔魅力已然消逝。如今旧地重游,那种今昔之感更是油然而生。句中的“暗”字,表面看是对烟雾笼罩下柳堤景色的如实描绘,实则也是作者内心的一种虚笔映照,从中隐隐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变迁与人生无常的迷茫之感。正因如此,下句便自然而然地直接道出“此时心转迷”的复杂心态。此时,作者眼前所见是春光繁杂、烟柳迷离之景,而胸中涌动的却是怀才不遇、心情凄迷之情。眼与心皆陷入迷乱,景与情相互交织,使其再度深陷于迷惘忧伤的情绪之中。下片与开篇首句遥相呼应,具体入微地描绘出春光的美好景象:灼灼桃花艳丽动人,澄澈春水波光粼粼,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水面欢快嬉戏,处处洋溢着明媚春色与盎然春意。读到此处,读者或许会以为作者已从上片的心迷意乱中挣脱出来,沉浸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但事实并非如此,后面两句清晰地表明,作者再次运用情景反差来展现心理反差,进而再次抒发自己内心的迷乱:“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此刻,词人面对西下的残晖,一方面,内心恨意积聚,家国破碎之痛、身世飘零之悲,全都化作沉甸甸的恨,在心头紧紧凝结。一个“凝”字,将这份恨意的沉重体现得入木三分。另一方面,是对过往深切的忆念,无论是对故国的眷恋,还是对亲友的思念,都化作心底浓烈的怨愤。一个“忆”字,将这份思念的深切表露无遗。“君不知”三字,表面是埋怨对方的无知无觉、无情冷漠,实则是通过这种委婉曲折的方式,将自己忆念之深沉、诚挚、纯粹展现得淋漓尽致,真可谓是“千般低回,情真意切,语重心长”。
4. 作品点评
全词在艺术表现上,将妍丽秀美的写景与自然真挚的抒情精妙融合。在写景方面,运用白描手法,仅用寥寥数笔,凭借具体可感的事物勾勒画面,不着过多修饰,却生动展现景致,以此自然地烘托出内在感情,这一特色淋漓尽致地彰显出韦庄词作独有的风格。
# 可怜可怜,使我心恻。
明汤显祖《花间集》卷一
# 此章致思唐之意。
清张惠言《词选》
# 韦端己《菩萨蛮》四章惓惓故国之思,而意婉词直,一变飞卿面目,然消息正自相通。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此《菩萨蛮》词,致其乡国之思。洛地风景,为唐初以来都城胜处,魏堤柳色,回首依依。结句言“忆君君不知”者,言君门万里,不知羁臣恋主之忧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结尾二语,怨而不怒,无限低徊,可谓语重心长矣。
近代丁寿田等《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
# 此首忆洛阳之词,身在江南,还乡固不能,即洛阳亦不得去,回忆洛阳之乐,不禁心迷矣。起两句,述人在他乡,回忆洛阳春光之好。“柳暗”句,又说到眼前景色,使人心恻。末句,对景怀人,朴厚沉郁。
现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上一篇:唐·唐彦谦《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