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huā

朝代:唐作者:韩偓浏览量:2
méi
huā
kěn
bàng
chūn
guāng
xiàng
shēn
dōng
zhuó‌
yàn
yáng
lóng
yuǎn
chuī
yuè
yàn
chāi
chū
shì
hàn
gōng
zhuāng
fēng
suī
qiáng
bào
fān
tiān
xuě
qīn
líng
gèng
zhù
xiāng
yīng
xiào
zàn
shí
táo
shù
dào
tiān
zuò
nián
fāng

译文

梅花不愿依附春光,独自在深冬里绽放,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中。远处的龙笛吹奏着胡地的月色,梅花如王昭君初试汉宫的燕钗,妆容美丽。虽然寒风强暴,却增添了梅花的情思,大雪虽想侵凌,却更助梅花的香气。梅花应该嘲笑那些短暂绽放的桃李树,它们只是窃取了天时,匆匆绽放以博取一年的芳华。

逐句剖析

"梅花不肯傍春光":梅花不愿依附春光,

# 傍:依附。

"自向深冬著艳阳":独自在深冬里绽放,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中。

# 著:附着、依傍。一作有。

"龙笛远吹胡地月":远处的龙笛吹奏着胡地的月色,

# 龙笛:笛名,以其声如水中龙吟,故名。

"燕钗初试汉宫妆":梅花如王昭君初试汉宫的燕钗,妆容美丽。

# 燕钗:燕地的美女,喻梅花。钗,妇女的首饰,应以代指女子。

"风虽强暴翻添思":虽然寒风强暴,却增添了梅花的情思,

# 翻:反而。

"雪欲侵凌更助香":大雪虽想侵凌,却更助梅花的香气。

"应笑暂时桃李树":梅花应该嘲笑那些短暂绽放的桃李树,

"盗天和气作年芳":它们只是窃取了天时,匆匆绽放以博取一年的芳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梅花》是唐代韩偓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强。首联描写梅花在深冬中独自绽放,不与百花争艳,体现了其孤傲与清高。颔联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又赋予了梅花以高雅的品格。颈联进一步突显了梅花在逆境中的坚强与美丽。尾联通过对比,进一步彰显了梅花的高洁与永恒。整首诗风格清新婉约,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赞美梅花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韩偓为人正直,有气节,因不肯依附权臣朱温而遭贬逐。这首诗大约写于他被贬之后。诗人在梅花的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将个人的情感与梅花的品质巧妙融合,寓意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梅花》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梅花在逆境中不屈不挠、高洁坚强的品格。诗人借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愿依附权贵、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同时也通过对桃李的贬斥,批评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原则的人。

2. 写作手法

正面描写:“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直接描述了梅花在深冬独自绽放,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中。这体现了梅花的高洁与独立。比喻:“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借用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来比喻梅花。王昭君戴燕钗、试汉宫妆,志愿远嫁胡人,象征着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不屈不挠,高洁坚韧。对比:“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梅花在严冬中独自绽放,高洁坚韧,而桃李则在春天短暂地绽放,只顾眼前利益。通过对比,突显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和桃李的低劣品质。

3. 分段赏析

首联:“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描绘了梅花超凡脱俗的品格。梅花不随大流,不依附于温暖的春光,而是选择在寒冷的深冬绽放,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中。这表达了诗人不愿依附权贵,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颔联:“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借用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来比拟梅花。王昭君戴上燕形的金钗,初次试穿汉宫的妆束,志愿远嫁胡人,在胡地听着龙笛吹奏的乐曲,欣赏塞外的月亮。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梅花不肯依傍春光的高贵品格,正如王昭君不屈服于世俗,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的命运。颈联:“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赞美了梅花在风雪严寒中的坚韧不拔。凛冽的寒风虽然强暴,却给梅花增添了无限的情思;纷扬的大雪虽然试图侵凌,反而更助长了梅花的馥郁香气。这体现了梅花在逆境中的坚强与美丽。尾联:“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通过对比梅与桃李,进一步突显了梅花的高洁。梅花应当嘲笑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桃李树,它们盗取和煦的暖气,在春天短暂地绽放。诗人以梅与桃李的对比,象征了两种不同的人格:梅花代表刚直不阿、坚韧不拔的品质,而桃李则代表了追求短暂利益、随波逐流的劣性。整首诗赞美了高尚的情操,贬斥了奴颜婢膝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江亭夕望》

下一篇:唐·孙逖《淮阴夜宿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