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lóu

朝代:唐作者:韦承庆浏览量:1
zhuó
fāng
chūn
jiǔ
dēng
lóu
bàn
xūn
shuí
jīng
háng
yàn
chōng
duàn
guò
jiāng
yún

译文

独自品尝春天的美酒,登上江楼时已经是黄昏半暗之时。是谁惊起了一行大雁,大雁冲断了过江的云朵。

逐句剖析

"独酌芳春酒":独自品尝春天的美酒,

# 春酒:经冬酿成,春天饮用的酒。

"登楼已半曛":登上江楼时已经是黄昏半暗之时。

# 曛:酒醉。

"谁惊一行雁":是谁惊起了一行大雁,

"冲断过江云":大雁冲断了过江的云朵。

# 冲断:冲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楼》是唐代诗人韦承庆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一作杜牧诗。此诗以“独酌”开篇,描绘诗人在春日独自饮酒,登楼时已近黄昏的情景。后两句写一行大雁惊飞,冲断过江之云的画面。诗人因雁写怀,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孤独之感与内心的寥落思绪融入到所见之景中,虽未直言心境,却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其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韦承庆(640~706),唐代诗人。字延休,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弱冠举进士,初任雍王府参军,后历任太子司议郎等职。长安年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神龙革命,依附于幸臣张易之,坐罪流放岭表。其为人公正,善写文章,参与修撰《则天实录》。其诗作涵盖了思乡怀人、宫廷应制、羁旅情思等多种题材,抒发了个人的真实情感。主要作品有《南中咏雁》《南行别弟》《寒食应制》《江楼》《凌朝浮江旅思》等。著有《韦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江楼》是韦承庆创作的五言绝句。韦承庆进士出身,曾官至宰相,后因事被贬。此诗或许是其在人生经历波折时所作,借登楼独酌、观雁飞云断之景,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感怀。但也有说法认为是杜牧所作,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杜牧被排挤出京,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至文宗开成二年(837)请假离开,在洛阳逗留了一年半左右,诗有可能作于此时,表达他在仕途不顺时的复杂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春日江楼的傍晚景色,营造出宁静且富有动感的氛围。诗人独酌美酒,欣赏着黄昏景致,一行大雁的出现打破平静,冲断过江之云。表达了诗人独酌时的闲适,以及对自然景象变化的敏锐捕捉与感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悠然心境。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江楼、春日半曛、雁冲断云等景色,借景抒发独酌时闲适又略有孤寂的情感,使情感蕴含于景色之中,含蓄而自然。

3. 分段赏析

“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曛”此句通过“独酌”“登楼”“半曛”等词语,描绘出诗人在春日独自登上江楼饮酒的情景。“独酌”体现出诗人的孤独,他独自一人品尝着美酒,享受着这份宁静与闲适。然而,“半曛”的天色又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了大半个黄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寂寥。“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这一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动态画面。不知是什么惊扰了一行大雁,它们突然冲散了横过江面的云彩。这一画面打破了之前的宁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谁惊”一词引发读者的好奇与遐想,让人不禁猜测是什么惊扰了大雁,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大雁冲断云彩的景象象征着一种打破常规的力量,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变化的渴望。这种动态的画面与前面的静态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独酌伤存,登楼自遣,忽惊断雁,又触愁肠,神随远望,情绪弥深。只以“独酌”二字领起,妙。

清钟惺《唐诗笺注》

# 小杜绝句豪俊,而此得之五字,其气格尤难。

清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惊”字、“断”字俱炼,亦有含蓄。

清胡本渊《唐诗近体》

# 以“独酌”二字开篇,知其应二句之惊寒断雁,乃喻独客之飘零。赵嘏《寒塘》诗云:“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则明言见雁而动乡心。此二诗皆闪雁写怀,而存寥落之思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白丝行》

下一篇:唐·朱庆馀《长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