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古行宫":多么空旷又冷落的这往日行宫,
#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寥落:寂寞冷落。
"宫花寂寞红":宫中花朵寂寞开放依旧一片红。
# 宫花寂寞红:行宫里的花朵开放,但无人欣赏游玩,显得凄凉寂寞。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在":有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
#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闲坐说玄宗":她们闲坐无聊在谈说着唐玄宗。
# 玄宗:指唐玄宗。,说:谈论。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怀古诗。通过描绘冷清行宫中白头宫女追忆往事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盛唐衰落的深沉感慨与历史沧桑之感。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宫花寂寞红”中,“红”字描绘出宫花绚烂绽放的生机景象(乐景),却与“寂寞”形成尖锐矛盾,暗示无人欣赏的凄凉(哀情)。以小见大:“闲坐说玄宗”通过宫女“闲坐”这一日常细节(小),折射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大)。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通过对行宫环境的描写奠定全诗基调。首句“寥落古行宫”,以“寥落”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古”字点明时间的久远,暗示这座行宫已历经沧桑。诗人选用“行宫”而非普通宫殿,暗指这里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如今却已荒废,形成强烈的今昔对比。次句“宫花寂寞红”,运用反衬手法强化意境。“红”本应是热烈欢快的色彩,却与“寂寞”搭配,形成奇特的审美效果。宫花依旧盛开,却无人欣赏,这种“无主”的状态更显出环境的冷清。同时,“宫花”意象也暗喻着曾经的宫人,为下文埋下伏笔。后两句:笔锋转向人物刻画,“白头”与首句“古”呼应,揭示宫女从青春到垂暮的漫长禁锢。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这些宫女多为天宝末年入宫,因杨贵妃嫉妒被幽禁至老。在这座荒芜寂寥的古老行宫里,鲜艳的红花依然绽放。从天宝年间到贞元时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迁,这座曾经辉煌的宫殿在风雨侵蚀下早已破败不堪。而那些当年青春貌美的宫女们,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数十个春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妪。她们的青春在此消逝,她们的悲苦泪水在此流淌,面对盛开的红花,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看似平淡的诗句背后,却传递出她们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伤。这些生活在荒废行宫中的白发宫女,正是唐玄宗时代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其白发既是个人悲剧的印记,也是时代断裂的象征。“在”字看似平淡,却包含着无限沧桑:这些宫女见证了盛世的繁华,如今却只能在冷宫中老去。结句“闲坐说玄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闲坐”二字表面写宫女的无所事事,实则暗指其被权力抛弃的绝望;“说玄宗”并非怀旧,而是以琐碎谈资反衬现实的虚无。玄宗的功过(开创盛世与酿成乱局)在此被消解为茶余饭后的闲话,暗讽帝王功业的虚幻“说玄宗”的细节尤为精妙:一方面表现出宫女们对往事的追忆,另一方面也暗示当下的空虚。诗人不直陈宫女所言内容,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她们或许追忆霓裳羽衣的繁华,或许嗟叹马嵬兵变的仓皇,最终归于对命运的无言控诉。
4. 作品点评
这首绝句语言质朴却极具概括力,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在有限的文字中为读者开辟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将历史沧桑之感蕴含于不言之中,其深刻寓意历来备受推崇。相较于王建《宫词》、白居易《长恨歌》、元稹《连昌宫词》等千字长篇对玄宗朝治乱兴衰的详尽铺陈与兴亡之叹,这首仅二十字的小诗却能入选《唐诗三百首》,与宏篇巨制相媲美,足见其凝练精妙,字字千金。
# 白乐天《长恨歌》、《上阳宫人歌》,元微之《连昌宫词》,道开元宫禁事最为深切矣。然微之存《行宫》一绝……语少意足,存无穷之味。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
# 语意绝妙,合(王)建七言《宫词》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 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说元宗而不说元宗长短,佳绝。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 此诗可谓《连昌宫词》之缩写。
近代刘永济
# “说”字含蓄,更易一字不得。何等感慨?远愈咀而意味愈长。
明顾璘《批点唐音》卷十二
# “寥落古行宫”二十字,足赅《连昌宫词》六百馀字,尤为妙境。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 明皇已往,遗宫寥落,却借白头宫女写出无限感慨。凡盛时既过,当时之人无一存者,其感人犹浅;当时之人尚有存者,则感人更深。白头宫女闲说玄宗,不必写出如何感伤,而哀情弥至。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
# 妙能不尽(末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父老说开元、天宝事,听者藉藉,况白头宫女亲见亲闻。故宫寥落之悲,黯然动人。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玄宗旧事出于白发宫人之口,白发宫人又坐宫花乱红之中,行宫真不堪回首矣。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
# 吴逸一评:冷语有令人惕然深省处,“说”字得书法。
明高棅《唐诗正声》
# 《长恨歌》一百二十句,读者不厌其长,微之《行宫》词才四句,读者不觉其短,文章之妙也。
元末明初瞿佑《归田诗话》
# 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上一篇:唐·李白《清平调(其二)》
下一篇:唐·王维《少年行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