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对着一盏绿光微弱的短柄灯,
"倚著扇冷清清旧帏屏":靠着一扇冷清的旧屏风。
# 著:一作着。
"灯儿又不明":灯又不明亮,
"梦儿又不成":梦又做不成。
"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窗外风儿带着淅零零的声音透过稀疏的窗格,
"忒楞楞的纸条儿鸣":纸条发出忒楞楞的声响,
"枕头儿上孤另":枕头儿上孤零零,
# 另:一作零。
"被窝儿里寂静":被窝里寂静,
"你便是铁石人":你就算是铁石人,
"铁石人也动情":铁石人也会动情。
元代戏曲作家
王实甫(1260?~1336?),元代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王实甫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是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代表。他的剧作大多以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爱情为题材,风格秀美,细腻委婉,其中《西厢记》尤为出色。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一说关汉卿作)《丽春堂》三种;《芙蓉亭》《贩茶船》两剧各存一折曲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深夜孤寂场景的散曲,借青灯、旧屏、风声、窗纸声等景象写出了人物内心浓烈的愁绪与孤寂之情。
2. 写作手法
起兴:“对著盏碧荧荧,短檠灯”,先描写眼前微弱的灯光,以此引出下文主人公倚着旧帏屏、难以入眠等情景,为整首曲营造出凄清的氛围做铺垫。烘托:“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纸条儿鸣”,以窗外风声和纸条声这些动态的声响,烘托出室内的寂静,进而突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复沓:“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的复沓句式。通过复沓句式,强调灯不亮、梦难成的处境,既突出了深夜独处的窘迫,又加深了孤寂的感受,让读者更易体会到独处者内心的愁绪,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直抒胸臆:曲末以“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直抒胸臆。作者不借助景物或侧面描写,而是直接表达内心的强烈情感,将独处时的怅惘与触动推向高潮,直白又有力,让读者能瞬间感受到这份情感的浓烈,直击人心。
3. 分段赏析
起句:“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著扇冷清清旧帏屏。”,此句写对着一盏绿光微弱的短柄灯,靠着一扇冷清的旧屏风。“碧荧荧”写出灯光的微弱,“冷清清”点出屏风的孤寂,从视觉和感觉入手,开篇就营造出冷清的氛围。中段:“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写灯不明亮,想做梦也做不成。“又”字重复使用,强调了处境的无奈,将灯光昏暗与无法入梦的状态结合,进一步烘托内心的怅惘。“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纸条儿鸣”,写窗外风儿带着淅零零的声音透过稀疏的窗格,纸条发出忒楞楞的声响。“淅零零”“忒楞楞”摹写声音,以动衬静,用风声、纸条声反衬室内的寂静,更显孤独。结尾:“枕头儿上孤另,被窝儿里寂静”,写枕头上孤独,被窝里寂静。“孤另”“寂静”直接点出独处的状态,从身体感受出发,将内心的孤独具象化,让情感表达更实在。“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写即便是铁石人,也会被这样的情景触动情感。以“铁石人”作比,用夸张的方式强调情感的强烈,将之前积累的怅惘情绪彻底抒发出来。
上一篇:元·马钰《南柯子 自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