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别华阳万里游":少时离开家乡四处行走游历,
# 华阳:江苏省金坛县西南茅山上的山洞。
"近南风景不曾秋":岭南的风景到了深秋还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 南:指岭南。
"红芳绿笋是行路":路两旁有绿竹红花,
# 绿笋:绿竹。,红芳:红花,芳是花的代称。
"纵有啼猿听却幽":就是猿猴长啸,听起来也会感到幽静。
# 啼猿:猿的啼声。一般用以形容悲切。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戴叔伦师从萧颖士,以文辞著称,作诗擅长五言律、绝。其五律长于言情,佳作颇多。《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联,被胡应麟《诗薮》许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虽“体格不越中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尚未臻大家之境,但在盛唐向中唐的转折演变之际颇有意义。代表作品有《江乡逢故人偶集》《关山月》《女耕田行》等。著有《戴叔伦集》。
1. 分段赏析
“少别华阳万里游”一句以“华阳”代指故乡(今江苏金坛),暗含离乡远行之意。“少别”点明离别时的年少心境,而“万里游”则以夸张笔法强化空间距离感,既暗示友人旅途的漫长艰辛,又为后文对岭南风物的铺垫埋下伏笔。此处时空对比的张力,突显了游历的壮阔与诗人洒脱的情怀。“近南风景不曾秋”通过气候特征的描写展现岭南的独特风貌。“近南”点明地理方位,暗合“岭南”之题;“不曾秋”以否定句式强调四季如春的自然景观,与北方萧瑟秋景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气候的恒常性消解传统送别诗的凄凉基调,将读者带入温暖明丽的南方画卷。“红芳绿笋是行路”以色彩明快的意象构建视觉画面。“红芳”与“绿笋”形成冷暖色调的碰撞,既具象化地描绘了岭南植被的繁茂,又以“行路”二字将静态景物动态化,暗示旅途中的生机盎然。此句通过植物符号的并置,传递出诗人对岭南风土的赞美与对友人前路的祝福。“纵有啼猿听却幽”巧妙运用反衬手法完成情感升华。“啼猿”本是古典诗词中象征哀愁的典型意象,但“听却幽”三字颠覆传统悲情表达,以声衬静的手法凸显岭南环境的清幽宁谧。这种反常规的审美视角,既展现诗人超脱离愁的豁达心境,也暗含对友人适应异乡生活的宽慰。
上一篇: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下一篇: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