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似真珠鳞似金":鲤鱼的眼睛如同珍珠一般明亮,鳞片好似黄金般闪耀,
# 真珠:即珍珠。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壳内所产。为珍贵的装饰品,并可入药。唐贾岛《赠圆上人》诗:“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彩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真珠》:“真珠入厥阴肝经,故能安魂定魄,明目治聋。”清孙枝蔚《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忆昨庚辰岁,米价如真珠。”《艾青诗选·自序七》:“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例如拙作《珠贝》:‘你是虹彩的化身,观念在心里孕育,璀璨如一片朝霞,结成粒粒真珠。’”
"时时动浪出还沈":它不时在波浪中翻动,时而浮出水面,时而又沉入水底。
# 时时: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唐李咸用《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杨朔《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河中得上龙门去":如果能在河中跃上龙门,
"不叹江湖岁月深":就不会再感叹在江湖中虚度了漫长的岁月。
# 岁月深:寓年深日久,才出人才。岁月: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闲,犹可得延岁月之寿。”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唐白居易《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江湖:江河湖海。《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汉书·货殖传·范蠡》:“﹝范蠡﹞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宋姜夔《白石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
唐代诗人
章孝标(?~?),唐代诗人。字道正,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元和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长庆中归杭,投谒白居易。大和中,为山南西道节度府从事,试大理评事。章孝标才思敏捷,与李绅、杨巨源、朱庆馀等人交往唱和。其诗风明快畅达,尤擅七言近体,其中“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为名句,广受称赞。主要作品有《归燕诗》《赠茅山高拾遗蔓》。
1. 分段赏析
“眼似真珠鳞似金”:“眼似真珠”将鲤鱼的眼睛比作珍珠,突出了眼睛的明亮和珍贵;“鳞似金”把鳞片比作黄金,展现了鳞片的闪耀和华丽。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鲤鱼的外形特征,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时时动浪出还沈”:“时时”强调了鲤鱼游动的频繁,“动浪”写出了鲤鱼在水中游动时激起波浪的动态感,“出还沉”则细致地刻画了鲤鱼时而浮出水面,时而又沉入水底的状态,表现出鲤鱼的活泼与灵动。此句通过对鲤鱼游动状态的描写,使鲤鱼的形象更加鲜活。“河中得上龙门去”:“河中”点明了鲤鱼所处的环境,“得上龙门”引入了“龙门”这一典故,象征着鲤鱼获得了成功和机遇。此句表达了鲤鱼如果能够跃上龙门,就会改变命运的愿望。“不叹江湖岁月深”:“不叹”表明鲤鱼不再为过去在江湖中虚度光阴而感到惋惜,“江湖岁月深”则暗示了鲤鱼在未跃上龙门之前所经历的漫长而平凡的时光。此句作为全诗的结尾,升华了主题,表达了鲤鱼对成功的渴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全诗通过对鲤鱼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上一篇:唐·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下一篇:唐·吴筠《高士咏·司马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