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青竹老江隈":一根青竹制成的钓竿,长久地置于江边弯曲之处,
"荷叶衣裳可自裁":荷叶做成的衣裳可以由自己剪裁。
"潭定静悬丝影直":当水潭平静的时候,静静垂下的鱼线影子笔直,
# 定:一作古。
"风高斜飐浪纹开":当风大的时候,鱼线随风倾斜,搅动着浪纹。
# 飐:风吹物颤动。
"朝携轻棹穿云去":早晨,钓翁带着轻便的小船穿过云层而去,
"暮背寒塘戴月回":傍晚,钓翁背着寒塘,顶着月亮归来。
"世上无穷崄巇事":世上有着无穷无尽艰险的事情,
# 崄巇:艰险崎岖。
"算应难入钓船来":想来这些艰险的事情应该难以进入这钓船之中。
唐代诗人
秦韬玉(?~?),唐代诗人。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中和间从僖宗至蜀,赐进士出身,后依附宦官,官工部侍郎。秦韬玉少有辞藻,擅长歌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谓其“恬和浏亮”,尤长于七律。其诗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品有《织锦妇》《贵公子行》《天街》《豪家》等。
1. 分段赏析
“一竿青竹老江隈”一句勾勒出静谧悠远的垂钓场景。“一竿青竹”直接点明钓翁垂钓的工具,简单质朴的青竹竿,给人一种自然、原始的感觉。“老江隈”描绘出钓翁所处的位置是江边弯曲之处,“老”字不仅赋予了时间上的沧桑感,仿佛这片江隈历经岁月沉淀,更营造出一种静谧、幽僻的氛围。此句通过简洁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江边世界,为全诗奠定了闲适、恬淡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钓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荷叶衣裳可自裁”一句展现出钓翁与自然的亲密融合。“荷叶衣裳”这一独特的意象,充满了奇幻与自然的色彩,将荷叶想象成钓翁的衣裳,生动地表现出钓翁融入自然、以自然为友的状态。“可自裁”则强调了这种自然的随性与自在,仿佛钓翁在这自然之中有着绝对的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自然相处。此句进一步强化了钓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潭定静悬丝影直”一句细腻描绘出平静水面的垂钓画面。“潭定”准确地描绘出水潭平静的状态,没有丝毫波澜,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静悬丝影直”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鱼线在平静水面上的形态,鱼线静静地悬垂着,影子笔直地映在水面上,生动地展现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此句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平静潭水中笔直的鱼线影子,感受到钓翁此刻内心的平静与专注。“风高斜飐浪纹开”一句生动展现出风起时水面的动态变化。“风高”点明了环境的变化,与前文的“潭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环境的多变性。“斜飐”形象地描绘出鱼线在风中倾斜摆动的样子,生动地表现出风的力度和方向。“浪纹开”则进一步写出了风对水面的影响,使平静的水面泛起波浪,打破了之前的宁静。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与变化,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朝携轻棹穿云去”一句描绘出钓翁清晨出行的豪迈场景。“朝”点明了时间是早晨,给人一种清新、充满希望的感觉。“轻棹”描绘出小船的轻便,暗示着钓翁出行的轻松自在。“穿云去”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钓翁划船离去时的轻快和潇洒,仿佛他穿越了云层,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此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出钓翁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暮背寒塘戴月回”一句描绘出钓翁傍晚归来的宁静画面。“暮”与“朝”相对,点明了时间的推移,一天即将结束。“寒塘”给人一种清冷、寂静的感觉,增添了画面的氛围感。“戴月回”则描绘出钓翁在夜晚归来时的情景,月光洒在他身上,与前面的“穿云去”相呼应,表现出钓翁一天的生活轨迹。此句通过对时间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钓翁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世上无穷嶮巇事”一句感慨世事的艰险复杂。“无穷”强调了世事的复杂和艰险之多,涵盖了世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嶮巇事”指艰险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认识和感慨。此句从钓翁的生活场景转到对世事的思考,为下文钓翁远离尘世的态度做铺垫,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算应难入钓船来”一句表达出钓船所代表的宁静生活对尘世艰险的超脱。“算应”表示推测、想来,“难入钓船来”则明确指出那些艰险的事情难以侵扰钓翁所在的宁静钓船。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钓翁远离尘世纷争,享受宁静生活的状态,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一种避世隐居的思想情感。
上一篇:唐·李涉《岳阳别张祜》
下一篇:唐·司空图《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