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shān

朝代:唐作者:司空图浏览量:2
shì
líng
chūn
fāng
zhuó
huā
míng
cuī
shǔ
zǎo
yún
kōng

译文

这里可能是武陵溪,春花盛开,让人迷路。明亮的花朵催促着黎明早早到来,浓密的云雾使天空显得低垂。

逐句剖析

"可是武陵溪":这里可能是武陵溪,

"春芳著路迷":春花盛开,让人迷路。

"花明催曙早":明亮的花朵催促着黎明早早到来,

"云腻惹空低":浓密的云雾使天空显得低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山》是唐末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等描写,将春山的美景与传说中的桃花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首句诗人将春山比作传说中的武陵溪,暗示春山的美景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次句描绘了春山中繁花似锦的景象,花香四溢,让人迷醉。第三句通过“花明”描绘了春花的明亮和生机,仿佛催促着黎明的到来。末句描绘了天空中云层低垂,与春山的美景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诗人以“可是武陵溪”开篇,引用了“武陵溪”这一典故,暗示了春山的美丽与神秘,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接着“春芳著路迷”描绘了春花盛开的景象,色彩斑斓,令人陶醉,仿佛迷失在这春日的美景之中。后两句:“花明催曙早,云腻惹空低。”中“花明催曙早”通过“花明”这一意象,表达了花朵的明亮和阳光的早起,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而“云腻惹空低”则通过“云腻”这一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云雾的浓厚和空气的低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秦韬玉《钓翁》

下一篇:唐·李商隐《骄儿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