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临镜台":一清早我就对镜梳妆,
# 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
"妆罢暂裴回":妆成后却又忍不住犹豫徘徊。
# 裴回:即”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千金始一笑":古人千金才买美人一笑,
# 千金始一笑:即一笑千金,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一召讵能来":陛下一纸诏书就能把我召来吗?
# 讵:副词。岂,难道。
初唐诗人
徐惠(627~650),唐代诗人。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徐惠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来,徐惠先后被封为婕妤和充容。其诗文词华绮赡,骈赋典雅可观。徐惠现存的作品共计七篇,分为诗五首,《拟小山篇》《长门怨》《秋风函谷应诏》《赋得北方有佳人》和《进太宗》,文赋两篇《奉和御制小山赋》和《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宫廷抒情诗。通过描写晨起梳妆后短暂徘徊的日常细节,展现了宫廷女性在皇权面前主动塑造自我形象的自尊与从容,又暗含对帝王召见的亲昵戏谑与人格坚守,同时暗含对封建礼教的含蓄挑战。
2. 写作手法
用典:“千金始一笑”巧用周幽王“千金一笑”的典故,幽王为博她一笑,不惜耗费巨资,尝试各种方法(如歌舞、珍宝),却始终未能如愿,诗人反用以突显珍贵难求或暗含讽喻。
3. 分段赏析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这两句虽未直接描写梳妆过程,却生动勾勒出佳人对镜梳妆的优雅姿态。在后宫众多妃嫔之中,若能得到君王宣诏,本应欣喜万分、即刻应命。从封建文化对女子“柔顺”、不得违抗君命的“角色规范”来看,更是理应速速前往。然而徐惠却偏不如此,“妆罢”后并未立刻应诏,反而在镜台前徘徊,有意让君王焦急等待。“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待到君王因焦急而发怒,徐惠似乎早有预料。她从容不迫地借用“千金一笑”的典故,以略带戏谑的口吻反问太宗:“古人千金买美人一笑,陛下传召我,岂能轻易应召?”徐惠的这一巧妙反问,既化解了君王的怒气,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位身姿柔美、气质出众的宫妃形象。她在君王面前,坚守自我,不卑不亢。正如所言“后妃宫女拂逆君主的行为,并非完全出于手段,出于自觉意识,多数因性气所致”。由此不难看出徐惠机智活泼的性格,也能感受到太宗与她之间亲密深厚的情意。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风格妩媚俏皮,字里行间暗藏讥诮之味。从中既可窥见诗人地位稳固,也能感受到其性格的执拗。诗中描写的恃宠发嗔场景,展现了帝王与后妃生活鲜为人知的一面。徐贤妃在诗中娇态毕现,这无疑反映出她对自身在太宗心中地位的笃定;而太宗能包容徐贤妃如此撒娇的言辞,亦体现出其英明大度的君主风范。初读此诗,仿若徐妃与太宗皇帝间的一场玩笑。但细细品味,便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微妙讽喻。
# 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
清史梦兰《全史宫词》
# 娇憨绵动得妙,五绝之佳者。
近现代粱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
上一篇:唐·贺知章《答朝士》
下一篇:唐·李愿《思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