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ér

朝代:元作者:李治浏览量:2
wèi
duō
qíng
tiān
lǎo
yīng
qíng
qǐng
jūn
shì
tīng
shuāng
yuàn
fāng
jiàn
qíng
zhēn
chù
shuí
diǎn
zhù
xiāng
liàn
yàn
yín
táng
duì
yān
zhī
ǒu
bàn
chūn
xīn
jīn
shā
xiǎo
lèi
ruì
hóng
lián
shù
yàng
shān
huái
怀
jīn
zhāo
yún
liù
láng
sān
shēng
mèng
cháng
duàn
chéng
méi
huàn
gòng
yuān
yāng
fěi
cuì
zhào
yǐng
cháng
xiàng
西
fēng
zhù
hèn
fāng
hún
qīng
yān
běi
zhǔ
liáng
yuè
yòu
nán
míng
yǒu
nán
qíng
suí
shuǐ
zhě
hòu
sān
èr
shī
xiāng
xié
chū
shuǐ
bīn
shì
suì
bēi
bìng

译文

为了多情、竟能与天一同衰老,可这份深情为何如此仓促地消逝。请你试着倾听双莲的哀怨,才能明白这份情感的真挚之处。是谁在精心点染。莲花香气浓郁、在银色的池塘里相互映衬着如胭脂般的露珠。藕丝细细几缕。牵绊着玉洁冰清的莲心,清晨金沙般的花瓣上滚动着泪珠,繁茂的红花默默绽放。那连理树。同样让人想起骊山的往事,心生怀古之思。古往今来,朝朝暮暮,云聚雨散。六郎与他的爱侣,三生三世的梦境,令人断肠,那眉目传情的模样依旧清晰。必须将他们呼唤回来。与鸳鸯、翡翠相伴、在水中相互映照,永远相聚在一起。西风不停地吹拂。只恨那寂寞的芳魂,如轻烟般消散在北边的水中小洲,清冷的月光又洒向南边的水岸。河北大名人氏中,有一对男女因私情受阻而投水殉情。三日后,两具尸体相拥浮出河岸。当年,池塘中的荷花全都开出了并蒂莲。

逐句剖析

"为多情、":为了多情、

"和天也老":竟能与天一同衰老,

"不应情遽如许":可这份深情为何如此仓促地消逝。

# 遽:尽,完之意。

"请君试听双蕖怨":请你试着倾听双莲的哀怨,

# 双蕖怨:唐教坊曲名,即《迈陂塘》。

"方见此情真处":才能明白这份情感的真挚之处。

"谁点注":是谁在精心点染。

"香潋滟、":莲花香气浓郁、

#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耀。

"银塘对抹胭脂露":在银色的池塘里相互映衬着如胭脂般的露珠。

"藕丝几缕":藕丝细细几缕。

"绊玉骨春心":牵绊着玉洁冰清的莲心,

# 春心:借喻藕心。,玉骨:代指莲藕。

"金沙晓泪":清晨金沙般的花瓣上滚动着泪珠,

# 金沙:金沙罗,花树名,似酴醾花,这里借喻荷花。

"漠漠瑞红吐":繁茂的红花默默绽放。

"连理树":那连理树。

# 连理树:异本树木,枝干连在一起,喻夫妻相爱。

"一样骊山怀古":同样让人想起骊山的往事,心生怀古之思。

# 骊山:在陕西临潼。上有华清宫,下有华清池。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曾于此有过恩爱情结,发誓愿世世为夫妻,但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途中于马嵬坡被迫赐死贵妃,以爱情悲剧结束。

"古今朝暮云雨":古往今来,朝朝暮暮,云聚雨散。

# 朝暮云雨:用楚王梦遇巫山神女典故。宋玉《高唐赋》云:楚襄王梦中遇到巫山神女,神女回答襄王说,她的行踪是“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用此典故喻指男女恋情。

"六郎夫妇三生梦":六郎与他的爱侣,三生三世的梦境,

"肠断目成眉语":令人断肠,那眉目传情的模样依旧清晰。

# 肠断目成眉语:一作幽恨从来艰阻。

"须唤取":必须将他们呼唤回来。

# 取:语助词。,唤:一作念。

"共鸳鸯翡翠、":与鸳鸯、翡翠相伴、

"照影长相聚":在水中相互映照,永远相聚在一起。

"西风不住":西风不停地吹拂。

"恨寂寞芳魂":只恨那寂寞的芳魂,

# 芳魂:喻指并蒂莲。

"轻烟北渚":如轻烟般消散在北边的水中小洲,

# 北渚:北面的水涯。

"凉月又南浦":清冷的月光又洒向南边的水岸。

# 南浦:南面的水边。

"大名有男女以私情不遂赴水者":河北大名人氏中,有一对男女因私情受阻而投水殉情。

# 私情:指青年男女间的爱情。,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元代称大名路。

"后三日":三日后,

"二尸相携出水滨":两具尸体相拥浮出河岸。

"是岁陂荷俱并蒂":当年,池塘中的荷花全都开出了并蒂莲。

# 并蒂: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陂:池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摸鱼儿》是元初李冶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以“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起笔,抒发了对多情却又仓促消逝的感慨。接着“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引出双莲的哀怨,展现情感的真挚。“谁点注。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藕丝几缕。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描绘了银色池塘中双莲的美丽与哀愁。下片“连理树。一样骊山怀古。古今朝暮云雨”,借连理树和骊山往事,抒发怀古之思。“六郎夫妇三生梦,肠断目成眉语。须唤取。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期许。最后“西风不住。恨寂寞芳魂,轻烟北渚。凉月又南浦”,以西风、凉月等意象,烘托出孤寂、怅惘的氛围。全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三位皇帝

李治(628~683),即唐高宗。字为善,庙号高宗。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帝位。即位后任用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使永徽年间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史称“永徽之治”。永徽五年,李治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之后又贬谪或处死长孙无忌、韩瑗等元老旧臣,掌握朝政大权。显庆五年后,李治因昏眩头痛症影响政务处理,开始命武则天协助处理国事,此后帝后同治天下,被称为“二圣”。他能诗文,善正书。著有《高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由金末元初李冶创作,因元好问写《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咏大名府青年男女殉情事,李冶感佩这段爱情悲剧,又听闻殉情处陂塘开并蒂莲的奇事,遂作此词唱和,借词抒发对封建礼教摧残真情的愤懑与对殉情男女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爱情词作。词借大名府青年男女殉情、陂塘并蒂莲之景,描绘殉情男女的深情与并蒂莲的美丽,用“连理树”“骊山”等典故,表达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与对真挚爱情的赞颂。

2. 写作手法

用典:“一样骊山怀古”化用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骊山的爱情典故,“六郎夫妇三生梦”借张昌宗(人称六郎)相关传说,将殉情男女的爱情悲剧与历史爱情故事相连,增添词作文化底蕴,深化爱情悲剧的历史厚重感,让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更具力度。衬托:“西风不住。恨寂寞芳魂,轻烟北渚。凉月又南浦”中“西风不住”描绘出秋风持续吹拂的萧瑟景象,“凉月又南浦”则以清冷的月光笼罩南浦的凄清画面,共同营造出寒凉、孤寂的氛围。这种自然环境的凄冷,恰好衬托出“寂寞芳魂”的孤苦无依——殉情男女的魂魄本就带着爱情悲剧的哀伤,而秋风的不断侵袭、凉月的清冷映照,更强化了其魂魄的寂寞之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那份无人慰藉的悲苦,使情感表达更为动人。

3. 分段赏析

上片“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开篇落笔于“多情”,说深情能让天也衰老,可世间真情为何如此仓促消逝,以夸张语气起笔,满含对殉情男女深情的震撼与对情逝的痛惜,奠定全词深情又悲怆的基调。“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引出“双蕖怨”,邀读者聆听并蒂莲的哀怨,以此见证真情所在,将殉情男女的深情与并蒂莲意象关联,让真情具象化。“谁点注。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藕丝几缕。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描绘并蒂莲之美,“点注”赋予其人为点缀的精巧,“香潋滟”写香气满塘,“对抹胭脂露”状花朵娇艳,“藕丝几缕”似殉情男女情丝缠绕,“绊玉骨春心”等句,以莲之生长姿态,喻殉情男女生前的深情与殉情后的哀伤,让景物满含情感。下片“连理树。一样骊山怀古。古今朝暮云雨”,借“连理树”象征夫妻恩爱,“骊山怀古”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典故,“古今朝暮云雨”叹爱情在封建礼教下常如朝云暮雨般难长久,将殉情爱情悲剧置于历史爱情故事维度,深化悲剧的普遍性与历史感。“六郎夫妇三生梦,肠断目成眉语”,借张昌宗夫妇传说,写殉情男女如他们般有三生情缘,“肠断”显悲剧结局,“目成眉语”描二人相恋时的眉眼传情,展现爱情的美好与消逝的痛心。“须唤取。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渴望唤来鸳鸯、翡翠等象征恩爱的禽鸟,让它们与并蒂莲相伴,愿殉情男女能在另一种形式里长相厮守,是对真情延续的美好祈愿,反衬现实中真情被封建礼教摧残的残酷。“西风不住。恨寂寞芳魂,轻烟北渚。凉月又南浦”,以“西风不住”渲染凄凉氛围,“寂寞芳魂”指殉情男女魂魄,“轻烟北渚”“凉月南浦”描绘魂魄所处的孤寂、清冷环境,末句以景结情,让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与对殉情者的同情,在凄凉暮色中无尽蔓延。

4. 作品点评

《摸鱼儿》,借爱情悲剧与典故,绘深情又写悲怆。开篇以情动天起笔,震撼有力;描绘并蒂莲时,将景物与殉情男女深情相融,让真情可观可感;用典巧妙,关联历史爱情,深化悲剧厚重感。全词情感真挚,从赞颂真情到批判封建礼教,层次分明,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在展现爱情悲剧中,传递对真情的珍视,读来令人为真情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高道宽《望蓬莱·无无处》

下一篇:元·马钰《满庭芳 赠姚元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