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楼光曙景":皇宫的楼宇在曙光中闪耀光芒,
"鲁馆启朝扉":公主出嫁的馆舍打开了清晨的门扉。
"艳日浓妆影":明媚的阳光映照出公主浓妆的身影,
"低星降婺辉":低垂的星辰仿佛带着婺女星的光辉降临。
"玉庭浮瑞色":玉饰的庭院中浮动着祥瑞的色彩,
"银榜藻祥徽":银色的匾额上装饰着吉祥的徽记。
"云转花萦盖":云朵飘动,花朵萦绕着车盖,
"霞飘叶缀旂":彩霞飞舞,树叶点缀着旗帜。
"雕轩回翠陌":装饰华丽的车辆在翠绿的道路上回转,
"宝驾归丹殿":珍贵的车驾回到红色的宫殿。
"鸣珠佩晓衣":身上佩戴的珍珠随着清晨的衣服发出清脆的声响,
# 晓:一作绕。
"镂璧轮开扇":雕刻着璧玉的车轮转动着打开车门。
# 开:一作初。
"华冠列绮筵":华丽的帽子排列在精美的筵席上,
"兰醑申芳宴":用兰花酿成的美酒增添了宴会的芬芳。
"环阶凤乐陈":环绕着台阶,凤凰乐曲奏响,
"玳席珍羞荐":珍贵的筵席上摆满了山珍海味。
"蝶舞袖香新":蝴蝶在舞动,衣袖散发出清新的香气,
"歌分落素尘":歌声悠扬,仿佛飘落着洁白的尘埃。
"欢凝欢懿戚":欢乐凝聚在和美的亲戚之间,
"庆叶庆初姻":喜庆的氛围契合着这初次的婚姻。
"暑阑炎气息":暑气将尽,炎热的天气渐渐消散,
"凉早吹疏频":秋凉早早地来临,微风频繁地吹拂。
"方期六合泰":正期望着天下太平,
"共赏万年春":共同欣赏这万年的春光。
唐朝第三位皇帝
李治(628~683),即唐高宗。字为善,庙号高宗。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帝位。即位后任用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使永徽年间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史称“永徽之治”。永徽五年,李治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之后又贬谪或处死长孙无忌、韩瑗等元老旧臣,掌握朝政大权。显庆五年后,李治因昏眩头痛症影响政务处理,开始命武则天协助处理国事,此后帝后同治天下,被称为“二圣”。他能诗文,善正书。著有《高宗集》。
1. 分段赏析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这两句诗中“龙楼”和“鲁馆”分别指代皇宫和公主出嫁的馆舍,“光曙景”和“启朝扉”描绘出清晨的喜庆氛围,皇宫在曙光中闪耀,公主的馆舍打开门扉,迎接新的一天,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而喜庆的基调。“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这两句诗中“艳日”和“浓妆影”描绘出新娘在阳光下的美丽形象,“低星降婺辉”则运用神话意象,赋予婚礼神秘的色彩,仿佛星辰都为新娘的光彩而降临。“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这两句诗中“玉庭”和“银榜”描绘出宫廷的华丽,“浮瑞色”和“藻祥徽”强调了婚礼的祥瑞之气,整个宫廷都沉浸在吉祥的氛围中。“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这两句诗中“云转”“花萦”“霞飘”“叶缀”等词描绘出婚礼队伍的华丽和壮观,云朵、花朵、彩霞、树叶都仿佛为婚礼增添了光彩。“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这两句诗中“雕轩”和“宝驾”描绘出车辆和车驾的华贵,“回翠陌”和“归丹殿”则描绘出婚礼队伍的行进路线,从翠绿的街道回到红色的宫殿,展现了婚礼的盛大场面。“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这两句诗中“鸣珠佩”和“镂璧轮”描绘出新娘和车驾的华丽装饰,“晓衣”和“开扇”则增添了动态感,仿佛能看到新娘在清晨的阳光下,身着华丽服饰,车驾缓缓打开车门的情景。“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这两句诗中“华冠”和“绮筵”描绘出宴会的丰盛和华丽,“兰醑”则强调了美酒的珍贵,整个宴会充满了芬芳和欢乐。“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这两句诗中“环阶”和“玳席”描绘出宴会场地的华丽,“凤乐”和“珍羞”则强调了音乐的优美和食物的珍贵,体现了宫廷宴会的奢华。“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这两句诗中“蝶舞”和“袖香新”描绘出宴会的欢乐和轻松,“歌分落素尘”则增添了诗意和浪漫的氛围,仿佛歌声飘落,如同洁白的尘埃。“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这两句诗中“欢凝”和“庆叶”强调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懿戚”和“初姻”则点明了婚礼的对象和新婚的主题,表达了对新人婚姻的美好祝福。“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这两句诗中“暑阑”和“凉早”描绘出季节的变化,暑气将尽,秋凉早早地来临,“炎气息”和“吹疏频”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推移。“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这两句诗中“方期”和“共赏”表达了期望和愿望,“六合泰”和“万年春”则象征着天下太平、长治久安,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祝愿。
上一篇:唐·白居易《竹窗》
下一篇:唐·韦庄《对酒赋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