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qíng

朝代:唐作者:王建浏览量:1
xià
xīn
qíng
xīng
jiào
shǎo
shōu
cán
shuǐ
tiān
yán
qián
shú
zhuó
cháng
zuò
fēng
lěng
hún
huǒ
é

译文

夏夜初晴,稀疏的星辰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雨水汇聚成细流,仿佛汇入天上的银河。我坐在屋檐下,穿好干燥的衣裳夜风寒凉,连扑火的飞蛾也消失无踪。

逐句剖析

"夏夜新晴星校少":夏夜初晴,稀疏的星辰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

"雨收残水入天河":雨水汇聚成细流,仿佛汇入天上的银河。

# 天河:指天空;银河。,残:不完全,余下的。

"檐前熟著衣裳坐":我坐在屋檐下,穿好干燥的衣裳

# 熟著:一作著熟。,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风冷浑无扑火蛾":夜风寒凉,连扑火的飞蛾也消失无踪。

# 火蛾:《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晴》是中唐诗人王建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描绘夏夜新晴后的景象,前两句写雨后初晴,夜空星少,雨水汇入天河的画面;后两句写诗人檐前闲坐,感受风冷,不见扑火蛾的情景。写作上运用了白描手法,以简洁的笔触勾勒景物,同时融情于景,将诗人闲适的心境寄寓在夏夜新晴之景中。全诗语言平易自然,生动展现了夏夜雨后初晴的静谧与清新,给人以闲适恬淡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以“新晴”开篇,描绘雨后夏夜的清新与静谧,“星校少”通过对比突出星光的璀璨,暗示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入天河”以虚实结合手法,将地面流水与银河相连,赋予自然景象以诗意想象。后两句:“檐前熟著衣裳坐,风冷浑无扑火蛾”由景及人,刻画诗人的闲适与孤寂。“熟著衣裳坐”既表现雨后衣物的干燥,也暗含诗人独坐的安然,与“扑火蛾”的缺失形成对比,突显环境的冷清。“浑无扑火蛾”以反常现象(夏夜无蛾)强化寒意,隐喻诗人内心的孤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授南陵令》

下一篇:唐·杨炯《出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