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ěn
xià
xián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qiān
èr
bǎi
qīng
luán
chūn
shān
shòu
zhuó
kuān
fēng
háng
shāo
hán
xuě
yīng
hán
dài
huǒ
jīn
dǒu
jiān
zhū
suì
pán
yáng
kàn
huā
guò
céng
wèn
pān
ān

译文

她身姿轻盈,仿佛那千二百只轻捷的鸾鸟,身上的春衫因她身形瘦削而显得格外宽松。她迎着风行走,脚步稍显急促,在含着雪意的天气里鸣叫,声音听起来充满寒意。她行动间,或许遗落了带着火星的金斗,她欢笑时,声音如同珍珠洒落玉盘般清脆。就像人们在河阳赏看繁花,心思都被那美景吸引,人们却不曾过问那才华与美貌兼具的潘安。

逐句剖析

"千二百轻鸾":她身姿轻盈,仿佛那千二百只轻捷的鸾鸟,

# 千二百轻鸾:《千金方·房中补益论》:“彭祖曰: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

"春衫瘦著宽":身上的春衫因她身形瘦削而显得格外宽松。

"倚风行稍急":她迎着风行走,脚步稍显急促,

# 行:(háng)舞行。,倚风:用赵飞燕身轻欲倚风事。

"含雪语应寒":在含着雪意的天气里鸣叫,声音听起来充满寒意。

# 含雪:状齿之洁白,兼用歌《阳春白雪》之典。此因其齿之白而想象其“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她行动间,或许遗落了带着火星的金斗,

# 金斗:熨斗。

"兼珠碎玉盘":她欢笑时,声音如同珍珠洒落玉盘般清脆。

# 珠碎玉盘:似写其歌声之清脆。或连上句均写女子憨娇:遗带火之金斗,碎盛珠之玉盘。

"河阳看花过":就像人们在河阳赏看繁花,心思都被那美景吸引,

# 花:指“干二百轻莺”。

"曾不问潘安":人们却不曾过问那才华与美貌兼具的潘安。

# 潘安:晋潘岳字安仁,曾为河阳令。此以自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拟沈下贤》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五言侓诗。此诗上片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轻盈与柔弱,以及她们在寒冷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下片则通过具体的物象,如“金斗”、“玉盘”,进一步勾勒了女子的生活场景,并以“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作结,透露出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整首诗以精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性的风姿与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洞察和深厚情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多处引用典故,如“倚风”借赵飞燕事展现女子身姿婀娜;“含雪”兼用形容齿白与《阳春白雪》之典,暗示女子外貌美且言语清冷高雅;“河阳看花”“不问潘安”等典故,烘托女子魅力非凡,丰富诗歌内涵。侧面描写:全诗无直接对女子外貌的刻画,而是通过对其行动、言语以及相关典故、事件的描述,从侧面塑造女子形象,使诗歌风格含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2. 分段赏析

《拟沈下贤》首联“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以“千二百轻鸾”起兴,将女子比作轻鸾,暗示其身形轻盈,“春衫瘦著宽”从穿着上侧面体现女子身形之瘦削轻盈。颔联“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中“倚风”巧用赵飞燕典故,生动描绘女子行走时身姿的婀娜灵动,“含雪”兼用形容齿白与《阳春白雪》之典,既展现女子外貌之美,又暗示其言语清冷高雅。颈联“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运用典故,虽具体所指难明,但为诗句增添神秘华丽色彩,从侧面烘托女子形象。尾联“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则借助潘安在河阳的典故,通过人们在河阳看花却不问潘安这一情节,烘托出女子魅力非凡,引发读者对女子身份及经历的无尽遐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过郑处士》

下一篇:唐·薛涛《菱荇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