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荇斜牵绿藻浮":水中的荇菜斜斜地牵引着绿藻飘浮,
# 斜牵:相互勾连缠绕。
"柳丝和叶卧清流":柳丝和柳叶横卧在清澈的溪流之上。
# 和叶:与柳叶。
"何时得向溪头赏":什么时候能够到那溪水边去欣赏呢,
# 赏:观看。
"旋摘菱花旋泛舟":一边采摘菱花一边荡着小船游玩。
# 旋:表时间短。
中晚唐女冠诗人
薛涛(768?~832),唐代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幼随父入蜀,父卒后流寓蜀中,为乐妓。能诗,时称女校书。韦皋镇蜀时,召令侍酒赋诗。曾居成都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悠闲吟咏。其诗歌题材丰富,用语晓畅通俗,诗风雅正、含蓄,境界开阔明朗,兼具女性特质和男性风骨。明人辑有《薛涛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秀丽的池塘风景图,表达了诗人期待爱情的美好愿望,具有描写情景对比分明、思想衔接自然、景物描摹真实的特点。
2. 写作手法
拟人:“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中,“牵”“卧”二字赋予水荇、柳丝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水荇牵拉绿藻、柳丝卧于清流的姿态,展现出池塘中植物的独特生存状态。双关:在“旋摘菱花旋泛舟”中,唐代菱花除本义外,还是镜子、美人的喻体,此句中的“菱花”一词,既指实际采摘的菱花,又暗含美人之意,一语双关,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恋爱交友的期许。动静结合:前两句“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中,“水荇牵绿藻”的“牵”是动态描写,展现出水中植物相互关联的灵动之态;“柳丝和叶卧清流”的“卧”呈现出柳丝安静地漂浮于水面的静态画面,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勾勒出秀丽的池塘风景图。
3. 分段赏析
《菱荇沼》前两句“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运用拟人手法,以“牵”“浮”“卧”等动词赋予水荇、绿藻、柳丝人的动作,生动展现沼池中植物的拟人化生存状态,且动静结合,第一句中荇与藻“牵”“浮”的姿态呈现静态画面,第二句“卧”着的柳丝与水流和谐相处则为动态场景,二者相辅相成,勾勒出秀丽的池塘风景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满目青翠、清凉爽快的胜境之中;后两句“何时得向溪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何时得向溪头赏”以设问起笔,直白地抒发诗人对前往溪头赏景的强烈渴望,“旋摘菱花旋泛舟”中的“菱花”运用双关手法,既指实际的菱花,又暗喻美人,此句是诗人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设想,结合泛舟题材常与交友相关,委婉表达出诗人恋爱交友的期许。
# 和叶卧,入想迥异。盖细心明眼,观物自有妙会,决非肤意肤语,足撄其胸次也。
明诗人钟惺《名媛诗归》
上一篇:唐·李商隐《拟沈下贤》
下一篇:唐·令狐楚《思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