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欺星辰":对上不能欺骗天上的星辰,
# 星辰:即星星。
"下不欺鬼神":对下不能欺骗地下的鬼神。
"知心两如此":如果两个人的知心能像这样不欺天地,
# 知心:相知之交。
"然后何所陈":那么还有什么需要多说的呢。
# 然后何所陈:这样相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食鱼味在鲜":吃鱼的美味在于它的新鲜,
"食蓼味在辛":吃蓼草的味道在于它的辛辣。
# 蓼:植物名,味辛香。
"掘井须到流":挖井一定要挖到泉水流出,
"结交须到头":结交朋友一定要坚持到底,始终如一。
"此语诚不谬":这些话确实是没有错误的,
"敌君三万秋":它们所包含的道理可以陪伴你很长很长的时间。
# 三万秋:三万年。,敌:胜过。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不欺》前四句“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知心两如此,然后何所陈。”阐述以天地为镜,立誓不欺,开篇即显道德高度。“知心两如此”紧承前两句,暗示真诚需双向奔赴,为后文埋下人际交往的伏笔。中四句“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掘井须到流,结交须到头。”运用比兴手法,以吃鱼在于品尝其鲜味,吃蓼草在于感受其辛辣味,挖井必须挖到泉水流出,来兴起并比喻结交朋友要始终如一的道理,阐明做事要追求事物的本质。末两句“此语诚不谬,敌君三万秋。”总结全诗,诗人认为前面所说的道理确实是正确无误的,这些话语所传达的价值观可以陪伴人们很长时间,进一步肯定了“不欺”和真诚交友的重要性和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