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青虫脱壳微":轻盈的青虫破茧而出,羽化微弱,
"不堪烟重雨霏霏":却难以承受烟雨迷蒙的重压。
"一枝秾艳留教住":停驻在秾艳的花枝上稍作歇息,
"几处春风借与飞":又乘着春风飞向别处。
"防患每忧鸡雀口":时时提防鸡雀的尖喙,
"怜香偏绕绮罗衣":却偏爱绕着华美的衣襟追逐芬芳。
"无情岂解关魂梦":无情的蝴蝶怎懂牵动人心,
"莫信庄周说是非":别信庄周梦中化蝶的虚言。
"拂绿穿红丽日长":穿梭于绿叶红花间,春日漫长,
"一生心事住春光":一生心绪皆系于这烂漫春光。
"最嫌神女来行雨":最恼神女布雨湿了翅膀,
"爱伴西施去采香":却爱随西施般的佳人采撷芬芳。
"风定只应攒蕊粉":风停时便收敛翅膀吮吸花蜜,
"夜寒长是宿花房":寒夜常栖宿在花苞之中。
"鸣蝉性分殊迂阔":蝉儿生性迂阔不解风情,
"空解三秋噪夕阳":徒然在秋日夕阳下空自嘶鸣。
唐末五代文学家
徐夤(?~920?),唐末五代文学家。字昭梦,一作徐寅,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进士,曾官秘书省正字。博学多才,工诗擅赋,著作颇丰。其诗长于咏物,如《斩蛇剑赋》《御水沟赋》,脍炙人口,远播异域。主要作品有《探龙》《钓矶》二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开篇写蝴蝶初破茧时的脆弱。“缥缈”二字既形容其轻盈之态,又暗含生命初绽的不确定性。“烟重雨霏霏”以迷蒙潮湿的环境反衬,更显其柔弱。“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蝴蝶停驻花枝,又随风飞向别处。“留教住”拟人化,仿佛花朵有意挽留,实则突出其短暂停歇的特性。“借与飞”则赋予春风主动性,使画面更富动态。“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揭示蝴蝶生存的矛盾——既要提防天敌,又忍不住追逐香气与华美衣饰。“鸡雀口”写实,“绮罗衣”则暗喻人间富贵,隐含讽意。“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直言蝴蝶本无情思,否定庄周“物我合一”的哲学。语言犀利,打破传统咏蝶的浪漫想象,体现冷峻的观察视角。第二首:“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总括蝴蝶的生命轨迹。“拂绿穿红”以色彩与动作勾勒其翩跹之姿,“住春光”三字凝练,将蝶与春的羁绊一语道尽。“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用神话与历史人物作比。“神女行雨”令蝶厌烦,反衬其喜晴习性;“伴西施”则将其与美人并置,赋予采香以风雅意趣。“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细写蝴蝶日常:晴日专注采蜜,寒夜栖宿花苞。“攒蕊粉”刻画其辛劳,“宿花房”则流露相依的温情,笔触细腻。“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以蝉的聒噪对比蝴蝶的专情。蝉不解春光,徒然在秋日喧哗,暗讽庸人不懂生命真趣。结句冷峭,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