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徐夤浏览量:2
piāo
miǎo
qīng
chóng
tuō
qiào
wēi
kān
yān
zhòng
fēi
fēi
zhī
nóng
yàn
liú
jiào
zhù
chù
chūn
fēng
jiè
fēi
fáng
huàn
měi
yōu
què
kǒu
lián
xiāng
piān
rào
luó
qíng
jiě
guān
hún
mèng
xìn
zhuāng
zhōu
shuō
shì
fēi
绿
chuān
穿
hóng
cháng
shēng
xīn
shì
zhù
chūn
guāng
zuì
xián
shén
lái
xíng
ài
bàn
西
shī
cǎi
xiāng
fēng
dìng
zhǐ
yīng
zǎn
ruǐ
fěn
hán
cháng
shì
宿
huā
fáng
míng
chán
xìng
fēn
shū
kuò
kōng
jiě
sān
qiū
zào
yáng

译文

轻盈的青虫破茧而出,羽化微弱,却难以承受烟雨迷蒙的重压。停驻在秾艳的花枝上稍作歇息,又乘着春风飞向别处。时时提防鸡雀的尖喙,却偏爱绕着华美的衣襟追逐芬芳。无情的蝴蝶怎懂牵动人心,别信庄周梦中化蝶的虚言。穿梭于绿叶红花间,春日漫长,一生心绪皆系于这烂漫春光。最恼神女布雨湿了翅膀,却爱随西施般的佳人采撷芬芳。风停时便收敛翅膀吮吸花蜜,寒夜常栖宿在花苞之中。蝉儿生性迂阔不解风情,徒然在秋日夕阳下空自嘶鸣。

逐句剖析

"缥缈青虫脱壳微":轻盈的青虫破茧而出,羽化微弱,

"不堪烟重雨霏霏":却难以承受烟雨迷蒙的重压。

"一枝秾艳留教住":停驻在秾艳的花枝上稍作歇息,

"几处春风借与飞":又乘着春风飞向别处。

"防患每忧鸡雀口":时时提防鸡雀的尖喙,

"怜香偏绕绮罗衣":却偏爱绕着华美的衣襟追逐芬芳。

"无情岂解关魂梦":无情的蝴蝶怎懂牵动人心,

"莫信庄周说是非":别信庄周梦中化蝶的虚言。

"拂绿穿红丽日长":穿梭于绿叶红花间,春日漫长,

"一生心事住春光":一生心绪皆系于这烂漫春光。

"最嫌神女来行雨":最恼神女布雨湿了翅膀,

"爱伴西施去采香":却爱随西施般的佳人采撷芬芳。

"风定只应攒蕊粉":风停时便收敛翅膀吮吸花蜜,

"夜寒长是宿花房":寒夜常栖宿在花苞之中。

"鸣蝉性分殊迂阔":蝉儿生性迂阔不解风情,

"空解三秋噪夕阳":徒然在秋日夕阳下空自嘶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蝴蝶二首》是唐末五代诗人徐夤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这两首诗以蝴蝶为核心意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蝴蝶从破茧到飞舞的生命历程。第一首侧重描写蝴蝶初生时的脆弱与生存困境,以“缥缈青虫”与“烟重雨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生命之脆弱;第二首则着重刻画蝴蝶在春光中的灵动姿态,以“拂绿穿红”的动态描写展现其生命活力。诗人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留教住”“借与飞”等动作赋予自然景物,使画面充满生趣。诗中既有对蝴蝶生存状态的客观描摹,又暗含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在传统咏物诗的基础上融入了理性观察的视角。两首诗语言清丽,意象鲜明,通过对比蝉与蝶的不同习性,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独特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文学家

徐夤(?~920?),唐末五代文学家。字昭梦,一作徐寅,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进士,曾官秘书省正字。博学多才,工诗擅赋,著作颇丰。其诗长于咏物,如《斩蛇剑赋》《御水沟赋》,脍炙人口,远播异域。主要作品有《探龙》《钓矶》二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开篇写蝴蝶初破茧时的脆弱。“缥缈”二字既形容其轻盈之态,又暗含生命初绽的不确定性。“烟重雨霏霏”以迷蒙潮湿的环境反衬,更显其柔弱。“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蝴蝶停驻花枝,又随风飞向别处。“留教住”拟人化,仿佛花朵有意挽留,实则突出其短暂停歇的特性。“借与飞”则赋予春风主动性,使画面更富动态。“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揭示蝴蝶生存的矛盾——既要提防天敌,又忍不住追逐香气与华美衣饰。“鸡雀口”写实,“绮罗衣”则暗喻人间富贵,隐含讽意。“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直言蝴蝶本无情思,否定庄周“物我合一”的哲学。语言犀利,打破传统咏蝶的浪漫想象,体现冷峻的观察视角。第二首:“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总括蝴蝶的生命轨迹。“拂绿穿红”以色彩与动作勾勒其翩跹之姿,“住春光”三字凝练,将蝶与春的羁绊一语道尽。“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用神话与历史人物作比。“神女行雨”令蝶厌烦,反衬其喜晴习性;“伴西施”则将其与美人并置,赋予采香以风雅意趣。“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细写蝴蝶日常:晴日专注采蜜,寒夜栖宿花苞。“攒蕊粉”刻画其辛劳,“宿花房”则流露相依的温情,笔触细腻。“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以蝉的聒噪对比蝴蝶的专情。蝉不解春光,徒然在秋日喧哗,暗讽庸人不懂生命真趣。结句冷峭,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咸用《送人》

下一篇:唐·岑参《过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