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qiū
shān
zhōng
zuò

朝代:唐作者:李山甫浏览量:1
shuí
dào
shān
zhōng
fēng
qiū
yān
lán
chū
jiàn
luò
chuáng
tóu
zhì
dào
fēi
yuǎn
shī
qiú
qiān
fēng
yǒu
jiā
jǐng
zhǔ
zhàng
xún
yóu

译文

有谁来到山中说话呢,雨后秋风带着秋的气息。烟雾般的雾气从山涧底部升起,瀑布的水仿佛落到了床头。至高的道理也并非遥远,冷僻的诗作需要刻苦探求。众多山峰有着美好的景色,我拄着拐杖独自四处游览。

逐句剖析

"谁到山中语":有谁来到山中说话呢,

"雨余风气秋":雨后秋风带着秋的气息。

"烟岚出涧底":烟雾般的雾气从山涧底部升起,

"瀑布落床头":瀑布的水仿佛落到了床头。

"至道亦非远":至高的道理也并非遥远,

"僻诗须苦求":冷僻的诗作需要刻苦探求。

"千峰有嘉景":众多山峰有着美好的景色,

"拄杖独巡游":我拄着拐杖独自四处游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秋山中作》是唐代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早秋时节山中的景色,展现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以“雨余风气秋”营造出秋意渐浓之感。颔联描写山中具体的自然景象,烟岚从涧底升起,瀑布仿佛就在床头落下,画面感十足。颈联由景入情,由对山中景色的感受转到对道理和诗歌创作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尾联则写诗人拄杖独自在千峰间巡游,欣赏嘉景,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悠然自得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李山甫(?~?),唐代诗人。唐懿宗咸通年间,累举进士不第。僖宗中和三年前后,入藩镇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幕。僖宗文德元年,魏博军乱,乐彦祯父子败亡,李山甫不知所终。李山甫的诗歌间有议论、美刺兼得。其诗语言通俗,自然流畅,颇受白居易、贾岛诗风影响,亦掺杂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全唐诗》小传亦称赞李山甫“文笔雄健,名著一方”。代表作品有《寓怀》《赴举别所知》《寒食二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谁到山中语,雨余风气秋”,这两句诗中“谁到”以疑问起笔,增添了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雨余”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风气秋”则准确地传达出秋意渐浓的感觉。这两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雨初霁、山中清冷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这两句诗中“烟岚”和“瀑布”是山中典型的自然景观,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烟岚从涧底升起的动态和瀑布仿佛落在床头的奇特感受展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出”和“落”两个动词的运用,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颈联:“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此联由景入情,由对山中景色的描写转到对道理和诗歌创作的思考。“至道”指最高的道理,“僻诗”指冷僻的诗作。诗人认为至高的道理并不遥远,只要用心去探寻就能领悟;而创作冷僻的诗作则需要刻苦努力。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尾联:“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这两句诗中“千峰”描绘了山峰的众多和壮观,“嘉景”则强调了山中景色的美好。诗人拄着拐杖独自在千峰间巡游,欣赏着美好的景色,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山中生活的喜爱。这两句以景结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全诗在宁静、悠远的氛围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谷《入阁》

下一篇: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