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眺远":登楼远眺,
"见贺兰":只见贺兰山高耸入云,
"万仞雪峰如画":万千仞雪峰宛如一幅壮丽画卷。
# 万仞:极言其高。仞,古代长度单位。
"瀑布风前千尺影":瀑布在风前展现出千尺身影,
"疑泻银河一派":让人疑心是银河倾泻而下,一派壮阔景象。
"独倚危栏":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旁,
# 危栏:高栏。
"神游无际":思绪神游四方,
# 无际:无边际,无穷。
"天地犹嫌隘":广阔的天地竟还让人嫌太狭窄。
"琼台玉宇":那月中琼台玉宇般的仙境,
"跨鸾思返仙界":令人不禁想跨上鸾鸟,返回那缥缈仙界。
# 鸾: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我醉宿酒初醒":我从醉酒中初醒,
# 宿酒:隔夜体内犹存的余酒。
"景融诗兴":眼前美景激发诗兴,
"笔扫千军快":挥笔作诗如横扫千军般畅快。
"下视红尘人海混":俯瞰尘世,人海喧嚣混沌,不禁产生超脱尘世的感慨,
# 红尘:人世间。
"脱履不能长喟":虽不能脱鞋长叹,却已心向超然。
# 喟:叹息。
"对月清光":面对明月清光,
"饮馀沆瀣":饮尽那晶莹的露水,
# 沆瀣:夜间的水气;露水。
"气逼人清煞":清寒之气袭人,令人神清气爽。
# 煞:同“杀”,表示程度深。
"玉笙吹彻":玉笙吹奏到极致,
"此时情意谁解":此时心中的情意,又有谁能理解呢?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
朱㮵(1378~1438?),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明史》称第十六子)。自号凝真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庆王,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宁夏,卒谥靖。天资聪颖,学问广博,长于诗文、草书。著有《宁夏志》《文章类选》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代朱栴的登临抒怀词,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对自然永恒的向往,在沉郁与超脱交织中,探寻生命本真与宁静本心。通过登楼远眺贺兰山雪峰、瀑布等壮景,借“琼台玉宇”“跨鸾返仙界”的想象,抒发对尘世喧嚣的厌倦与对超脱境界的向往。词中“下视红尘人海混”直陈对世俗的疏离,“玉笙吹彻”的孤独问句收束,既显豪放词的雄浑气象,又含婉约词的细腻情思,于虚实交织中展现文人寄情山水、追寻精神超越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上片:“登楼眺远,见贺兰,万仞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开篇描绘了词人登楼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象,贺兰山高耸入云,万仞雪峰宛如画卷,瀑布在风前展现出千尺身影,仿佛银河倾泻,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凸显出自然界的雄奇之美。“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琼台玉宇,跨鸾思返仙界。”则由眼前的实景转入想象,词人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旁,思绪神游四方,觉得天地都显得狭窄,进而联想到月中琼台玉宇般的仙境,产生了跨上鸾鸟返回仙界的念头,展现出词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空灵仙境的向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下片:“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诗兴,笔扫千军快。”写词人从醉酒中初醒,眼前的美景激发了他的诗兴,使其挥笔作诗如横扫千军般畅快,体现出词人的才情和豪迈之气。“下视红尘人海混,脱履不能长喟。”从高远的仙境回到现实,俯瞰尘世,人海喧嚣混沌,词人虽有心超脱,却也只能发出深沉的感慨,流露出对世俗的厌倦和无奈。“对月清光,饮馀沆瀣,气逼人清煞。”再次描绘了清冷的月景,词人对着明月清光,饮尽晶莹的露水,清寒之气袭人,进一步烘托出超脱尘世的氛围。“玉笙吹彻,此时情意谁解?”以问句结尾,玉笙吹奏到极致,而词人心中的孤独与对超凡境界的追求却无人能解,凸显出词人在精神追求上的孤独感。
上一篇:明·唐寅《无题》
下一篇:明·唵囕香公《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