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饯落日":夕阳在淮河上缓缓西沉,
"圆光正如赭":圆圆的落日如同赭石般赤红。
"倾红注流波":倾泻的霞光染红流水,
"殊景不可写":这奇景难以用笔墨描绘。
"淮水自西流":淮水自西方奔涌而来,
"黄河从北下":黄河从北方滔滔而下。
"并合向东行":两河交汇向东流去,
"终年无停泻":终年不息奔腾不止。
"哀此千里客":可叹我这千里漂泊的游子,
"春至复已夏":从春天滞留到夏日。
"独立空惆怅":独自伫立空怀惆怅,
"所与晤言寡":能与谁人倾诉心语。
明代散文家,唐宋派代表作家
归有光(1507~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提倡唐宋散文,被称为“唐宋派”。其文上承唐宋八大家,主张属文应“出于意之所诚”,重道德与人情。他所作记叙、抒情之文尤为人推重,以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著称,有“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唐时升《归公墓志铭》)之评。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寒花葬志》。著有《震川先生集》。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落日描写):“长淮饯落日”这句诗把淮河比作人,用“饯”字写出它像在送别夕阳。火红的太阳倒映在河面上,“倾红注流波”生动地写出晚霞像颜料一样染红河水的景象。“不可写”三个字直白地道出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难以用文字完全描述,从中可以看出归有光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中四句(江河描写):从“淮水自西流”到“无停泻”这几句,诗人用简单的地理描写展开。淮河向西流,黄河往北流,两条大河交叉后又一起向东流去。“并合东行”写出水势的浩大,“终年”则强调河流永远奔流不停。这里用平实的白描手法继承了《水经注》的写作特点,而“终年”这个词特别点出了时间的长久。末四句(心情描写):诗人自称“千里客”,从春天转眼就到了夏天,时间过得很快。“独立”写出他一个人孤零零站着的样子,“寡言”说明他无人可以交谈,从视觉和听觉上都让人感受到孤独。最后用“惆怅”这个词结束全诗,把前面描写的壮阔自然景象,一下子转到个人孤独的情感上。
上一篇:明·高启《赠金华隐者》
下一篇:明·解缙《庐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