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chí
yǒng
shǒu
·
·
yún

朝代:唐作者:皎然浏览量:1
​​shū
juǎn
qióng
yíng
liú
dài
kōng​
yǒu
xíng
lèi
wù​
suí
fēng​
guài
cháng
xiāng
zhú​
piāo
rán
tóng​

译文

舒放卷曲你永无止歇,相随流水又飘飞长空。你有形,却从不碍物,你无迹,逝去自随风。莫怪我与云长相追逐,因为它飘飘与我相同。

逐句剖析

"舒卷意何穷":舒放卷曲你永无止歇,

# 穷:停止,尽头。

"萦流复带空":相随流水又飘飞长空。

# 萦:缠绕、牵挂。

"有形不累物":你有形,却从不碍物,

"无迹去随风":你无迹,逝去自随风。

"莫怪长相逐":莫怪我与云长相追逐,

"飘然与我同":因为它飘飘与我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池杂咏五首·溪云》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溪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的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运用拟人化和象征手法,将溪云的舒卷变化描写得灵动自然,赋予其潇洒自由的禅意。首句“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描绘了溪云的形态变化;“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体现了溪云的超脱特性;末句“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通过对溪云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对禅意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僧

皎然(720~795?),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自称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与颜真卿等交往密切,与陆羽等过从唱酬,广开诗会。其诗多送别酬答之作,情致闲适,语言简淡。所撰《诗式》论述诗歌法式,标举意境,提示作诗技巧与方法,兼评历代诗作,开以禅理论诗之先河。代表作品有《诗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南池杂咏五首·溪云》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结合了自然景物和禅理,属于山水禅意诗。以白云的舒卷变化,衬托出了禅者的潇洒自由,诗人以云为友,通过“长相逐”的拟人化表达,传递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在的隐逸理想,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衬托:正衬“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这两句描绘了溪云的形态和动态。溪云舒卷自如,变化无穷,既随溪流飘动,又在空中自由飘荡。以白云的舒卷变化,衬托出了禅者的潇洒自由。

3. 分段赏析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溪云舒卷自如,变化无穷无尽,它环绕着溪流,又萦绕在空中。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溪云的灵动姿态,展现出其不受拘束、自由飘荡的特性。这种无拘无束的形态,为全诗奠定了自由洒脱的基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溪云虽有形状,却不会给其他事物带来负担,它轻盈地飘荡,不留下任何痕迹,随风而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溪云的空灵与超脱,它既存在又仿佛不存在,不与世间万物产生过多的牵绊。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执着于世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了禅者对世间万物的豁达态度。“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诗人对溪云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并不觉得奇怪自己会一直追逐溪云,因为溪云的飘逸姿态与他内心的追求相契合。诗人将自己与溪云融为一体,通过与溪云的互动,传达出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下一篇: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