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满目放春晴":楼前峰峦起伏充满视野春日里天气放晴,
# 满目:充满视野。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穷匣开,烂然满目。”,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历历银钩指下生":清晰遒劲的文字在新科进士的手下产生。
# 银钩: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唐杜甫《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此处指榜上题写的文字。,历历:分明可数,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自恨罗衣掩诗句":恨只恨自己的女子身份掩盖了诗文才华,
# 掩诗句:指掩盖了自己的诗文才华。,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三国魏曹植《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此处泛指女性服装。作者谓自己是女性,虽然能诗会文,也被阻挡,不能进考场。
"举头空羡榜中名":只能抬头空自羡慕那金榜上的进士题名。
# 榜中名:古代科举考试录取金榜上的人名。
中晚唐女冠诗人
鱼玄机(844?~868),唐代诗人。原名幼薇,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为补阙李亿妾,因李妻不容,于咸通中出家为女道士。鱼玄机的诗多写男女情思,属对工稳,遣词用典有新意,写男女之情真切细腻、坦率热情,也有婉曲细腻、意境雄浑阔大、恬淡悠闲之作。其诗善用意象,注重炼字以及艺术手法和叠字的使用。其诗作展现了女诗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一些唐朝的社会活动,同时体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以及乐观的生命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爱情观念,为后世女性主义的研究作出贡献。有作品《寄李亿员外》《江行》《赋得江边柳》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女性才情遭际与性别抗争题材的七言绝句,借春日放榜、进士题名的热闹景象,写出了女诗人鱼玄机空有满腹才华却因性别被科举制度拒之门外的酸楚与激愤。
2. 分段赏析
“云峰满目放春晴”:起笔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切入,描绘出春日里层峦叠嶂的群峰被云雾缭绕,却在天光乍破时迎来万里晴空的景象。“云峰满目”四字,先以广角镜头展现视野所及之处皆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云雾氤氲其间,营造出雄浑壮阔的视觉效果;“放春晴”则以一个“放”字赋予天气动态的变化感,仿佛春阳驱散阴霾的过程被具象化,暗含着科举放榜如拨云见日般的光明与希望。诗人以晴日喻指放榜的喜庆时刻,既呼应传统中“蟾宫折桂”与春日的关联,也为全诗奠定了表面明朗、实则暗含波澜的基调。“历历银钩指下生”:此句转而聚焦人文场景,“历历”二字以工笔细描的方式,将进士们题写在崇真观南楼壁上的姓名刻画得清晰可辨,仿佛墨迹未干;“银钩”本是对遒劲书法的赞誉,此处代指刚劲秀美的题名笔迹,“指下生”三字更是赋予书写过程鲜活的动态感,让人如见金榜题名者挥毫泼墨、意气风发的模样。诗句通过对题名细节的雕琢,不仅展现出科举放榜时万人空巷、观者如潮的热闹场景,更将上榜者的荣耀与得意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为后文诗人的情感转折埋下伏笔。“自恨罗衣掩诗句”:笔锋陡然一转,“自恨”二字如一声沉重的叹息,将诗人内心积压的不甘与愤懑倾泻而出。“罗衣”作为女性服饰的典型符号,在此成为一道无形却坚实的屏障——它隔绝了鱼玄机与科举功名的通道,即便她诗才卓绝,笔下流淌锦绣文章,也只能被禁锢在性别身份的桎梏中。“掩”字极具张力,既象征着女性才情被历史与制度遮蔽的现实,也暗含鱼玄机对自身才华无法施展的痛心疾首。这句诗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叹,更是对古代社会性别偏见与制度不公的深刻叩问。“举头空羡榜中名”:收束之句以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动作“举头”开篇,将诗人仰望榜单时的姿态凝固成永恒的瞬间。“空羡”二字道尽无限悲凉,“空”字如同一记重锤,砸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鱼玄机纵然才情横溢,备受文人推崇,此刻却只能徒然地望着榜上之名,所有的歆羡、不甘与无奈皆化作一声叹息。这不仅是她个人的遗憾,更折射出古代无数才女被制度埋没的集体困境。诗句以直白质朴的语言收尾,将个体的哀怨升华为对男权社会的控诉,展现出鱼玄机其不甘埋没、不甘雌伏的勇迈情怀与傲兀精神,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渴望。
# (鱼玄机)尝登崇真观南楼,睹新进七题名,赋诗曰:“云峰满目放春情……”观其意激切,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作者颇怜赏之。
元文学家辛文房《唐才子传》
# 意气娇雄。
明评论家陆时雍《唐诗镜》
# 风流艳冶,偏与文人相宜,故其语亦矜重自喜。
明文学家钟惺《名媛诗归》
上一篇: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精神》
下一篇:唐·皎然《南池杂咏五首·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