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sòng
rén

朝代:唐作者:贾岛浏览量:2
píng
míng
shàng
cūn
qiáo
huā
méi
xuě
wèi
xiāo
duǎn
tiān
hán
chóu
sòng
chǔ
shān
xiàn
yáo
yáo

译文

天色刚明,我们骑马送你到村口桥头,大雪连下几日积雪未消,枝头的梅花花瓣随风飘落,随着水流而去。冬日昼短夜长,天寒地冻。在这黎明时分你离去,心中万般不舍啊,那绵延无际的楚山,想着路途遥远,沿途险阻,不得不为你担心。

逐句剖析

"平明匹马上村桥":天色刚明,我们骑马送你到村口桥头,

# 匹马:匹:一作走。走马:骑马疾走;驰逐。,平明: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花发梅溪雪未消":大雪连下几日积雪未消,枝头的梅花花瓣随风飘落,随着水流而去。

# 发:一作落。

"日短天寒愁送客":冬日昼短夜长,天寒地冻。在这黎明时分你离去,心中万般不舍啊,

# 日短:白天时间短。

"楚山无限路遥遥":那绵延无际的楚山,想着路途遥远,沿途险阻,不得不为你担心。

# 遥遥:一作迢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冬夜送人》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七言绝句,一说是皎然写的。此诗以送别为题材,描绘了冬夜天寒地冻、大雪未消时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飘落的梅花、流逝的溪水、遥远的路途等景象,将诗人内心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表达得细腻深沉。语言平实却饱含深情,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充满离情别绪的冬夜送别画面,在唐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体现了贾岛诗歌独特的情感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冬夜天寒地冻、大雪未消时送别友人的场景,借飘落的梅花、流逝的溪水、路途的遥远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花发梅溪雪未消”,描绘了梅溪花朵绽放但雪尚未消融的景象,借这冬日独特的景色,烘托出送别时既带有一丝生机又仍存寒意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诗人送别友人时复杂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首句:“平明”点明了时间是黎明时分,这是一天中最清冷寂静的时刻之一,营造出一种即将离别的淡淡愁绪氛围。“匹马”突出友人出行的孤单,也暗示着前路的未知与孤寂,诗人虽未直言不舍,但从这简洁的画面勾勒中,已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牵挂。从炼字角度看,一个“上”字,生动地写出友人骑马踏上村桥的动作,自然流畅,却也意味着离别之行就此开始。第二句:描绘出一幅独特的冬日景象。梅花绽放,带来一丝生机与春意,然而积雪却尚未消融,寒冷依旧弥漫。这两种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既暗示着友人此去可能会面临艰难险阻,又寓意着希望与美好。“发”字精准地写出梅花盛开的状态,富有动态感;“未消”则强调了冬日的寒冷余威。此句寓情于景,将诗人复杂的情感,如对友人的担忧与期许,融入这一独特的画面之中。第三句:“日短天寒”点明了时令特点,白昼短暂,天气寒冷,这样恶劣的环境,更增添了离别的愁苦。“愁”字直接表明诗人内心的情绪,在这样的天气下送别友人,不舍与担忧交织。“送客”则明确了事件,强化了离别的氛围。尾句:从意境营造上,描绘出楚山连绵不绝,道路遥远漫长的画面。“无限”强调了楚山的广袤无垠,“遥遥”突出道路的遥远,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安危的担忧,以及离别的愁绪,都在这辽阔而漫长的景象中得到了升华,言有尽而意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龙门应制》

下一篇:唐·李益《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