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从东送疾雷":稀疏的雨点从东边伴随着疾雷落下,
"小庭凉气净莓苔":疏雨为小院带来凉意,莓苔如洗。
"卷帘燕子穿人去":卷帘时,燕子从身旁飞过,
"洗砚鱼儿触手来":洗砚时,鱼儿触手可及。
"但欲进贤求上赏":只想把一些贤能的人才推荐给君主而从中得到奖赏,
# 上赏:最高之赏赐;重赏。,进贤:谓进荐贤能之士。
"唯将拯溺作良媒":誓将拯救危难作济世桥梁。
# 良媒:好媒人。此处意为最好的媒介。,拯溺:救援溺水者。引申指解救危难。
"戎衣一挂清天下":披上战袍便能肃清天下纷乱,
# 清天下:即天下大定之意。清,廓清。,挂:披挂。
"傅野非无济世才":傅说隐居荒野,岂会没有匡扶社稷的才能?
# 济世:救世;济助世人。,傅野:殷代名相傅说曾筑室于傅岩之野,后用“傅野”借指隐居的贤人。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疏雨》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以山水起兴、托物言志的政治抒情诗。此诗以“疏雨”为引,前四句描绘夏日疏雨骤至的庭院景象,后四句转而抒发政治抱负,由“疾雷”意象引申出“进贤救民”“整顿天下”的济世之志,尾句以傅说典故自比贤才,暗含诗人怀才不遇之叹。
2. 分段赏析
首联“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疏雨”与“疾雷”形成动静对比,既呈现骤雨初歇的清新,又暗含风云变幻的时局动荡。“小庭凉气净莓苔”则通过“净”字赋予自然景象以象征意义,暗喻涤荡旧弊的政治理想。颔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以细腻笔触勾画动态场景:燕子穿帘、鱼儿触砚,既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暗含对人才流动的隐喻。颈联“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直言荐贤救民的理想,其中“拯溺”暗指挽救处于危难的百姓,而“良媒”则暗示政治手段的桥梁作用,体现韩偓对朝政的关切与责任感。尾联“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戎衣一挂清天下”以披挂军装的意象,表达整顿乾坤的豪情;“傅野非无济世才”则借殷商贤相傅说的典故,自比隐于草野的济世之才,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下一篇:唐·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