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ěi
tíng

朝代:唐作者:李群玉浏览量:1
xié
fēi
zhī
xiǎo
kōng
shū
lián
bàn
juǎn
tíng
fēng
huā
xiàng
jìn
qiū
guāng
wǎn
líng
luò
cán
hóng
绿
zhǎo
zhōng

译文

清晨时分,细雨如丝,从天空中随风倾斜飘洒而下,我坐在亭中,风吹开了亭子四周的疏帘,我看到荷花几乎都凋零了,片片落花飘落在小池中,随着绿水漂流,知道秋天将要结束。

逐句剖析

"斜雨飞丝织晓空":清晨时分,细雨如丝,从天空中随风倾斜飘洒而下,

# 晓空:清晨的天空。宋 文同《初雪》“一色阴云蔽晓空,粉英琼屑乱茸茸。”

"疏帘半卷野亭风":我坐在亭中,风吹开了亭子四周的疏帘,

# 野亭: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后汉书·郭伋传》:“﹝ 伋 ﹞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唐 朱庆馀《送盛长史》:“野亭枫叶暗,秋水藕花明。”,疏帘:稀疏的竹织窗帘。宋 张耒《夏日》:“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荷花向尽秋光晚":我看到荷花几乎都凋零了,片片落花飘落在小池中,

# 秋光:秋日的风光景色。宋 陆游《秋思》“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向尽:快要开败。向:将近;接近。

"零落残红绿沼中":随着绿水漂流,知道秋天将要结束。

# 沼:水池,积水的洼地。,残红:落花。唐 王建《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零落:草木凋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北亭》是唐代李群玉所作的七言绝句,一说为宋雍所作。此诗描绘秋日北亭景致,首句以“斜雨飞丝”勾勒出清晨雨丝交织天空的画面,营造出朦胧氛围。“疏帘半卷野亭风”,写疏帘在野亭风中半卷,展现环境清幽。后两句描绘荷花凋零于绿沼,点明秋意渐深,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该诗借自然之景抒内心之感,以景语写情语,它以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生动刻画出唐代诗人对季节变换、时光流转的感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李群玉(810?~862?),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进诗于宣宗,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去职。李群玉为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善吹笙,擅书法。其诗文辞遒丽,含思深婉,善写羁旅之情,亦有个别艳情之作。因久居湘沅,宗师屈原、宋玉,故其所作颇有湖湘民歌气息。代表作品有《题二妃庙》《黄陵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斜雨飞丝”细腻地描绘出清晨时分,雨丝如丝缕般斜斜飘洒的状态,“织晓空”将雨丝比作丝线,仿佛在编织清晨的天空,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营造出一种朦胧、清幽的氛围。“疏帘半卷野亭风”则从视觉角度展现出野亭中的情景,疏帘在微风中半卷,“疏帘”暗示亭子的质朴自然,“半卷”给人一种随意、闲适之感,同时也体现出微风轻拂的动态,二者结合,勾勒出北亭清晨静谧而略带闲适的画面,为后文写景抒情做铺垫。“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荷花向尽”点明荷花已逐渐走向衰败,“秋光晚”直接表明此时秋意已深,时光渐晚。荷花在秋季凋零是常见景象,诗人抓住这一典型意象,传递出岁月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零落残红绿沼中”进一步描写荷花凋零后的状态,残花零落在绿沼之中,“残红”与“绿沼”形成鲜明色彩对比,更添凄凉之感。这两句诗借荷花的凋零,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时光匆匆、盛景不再的惋惜与哀愁,以景结情,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东楼晓》

下一篇:唐·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