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ào

朝代:唐作者:李群玉浏览量:1
chǐ
qīng
gān
竿
zhàng
zhú
fēng
chuī
huí
shǒu
pāo
fāng
ěr
jīng
shā
tān
shuǐ
ér

译文

手持七尺长的钓竿,配着一丈长的钓鱼线,河边的菰浦随风摇曳。好几次我扬手抛出香饵,惊动了对面沙滩上的水鸭子扑扑直飞。

逐句剖析

"七尺青竿一丈丝":手持七尺长的钓竿,配着一丈长的钓鱼线,

# 青竿:青竹钓竿。唐白居易《闲游》诗:“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菰蒲叶里逐风吹":河边的菰浦随风摇曳。

# 菰蒲:植物名,茭白和蒲草。菰,亦名蒋,俗称茭白,生于河边,可作食用。蒲:一作蒋。

"几回举手抛芳饵":好几次我扬手抛出香饵,

"惊起沙滩水鸭儿":惊动了对面沙滩上的水鸭子扑扑直飞。

# 水鸭:水鸟名。凫的俗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钓鱼》是唐代诗人李群玉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钓鱼场景,开篇以“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勾勒出钓竿、钓丝与池塘环境,烘托出钓者悠然自得的神态。后两句“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直白叙述钓鱼过程,结尾笔锋一转,以水鸭惊飞的画面,增添灵动趣味,展现诗人闲适心境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李群玉(810?~862?),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进诗于宣宗,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去职。李群玉为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善吹笙,擅书法。其诗文辞遒丽,含思深婉,善写羁旅之情,亦有个别艳情之作。因久居湘沅,宗师屈原、宋玉,故其所作颇有湖湘民歌气息。代表作品有《题二妃庙》《黄陵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钓鱼诗。全诗通过描绘青竿抛饵、惊起水鸭的垂钓场景,展现了渔人悠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语言质朴生动,流露出对自然野趣的沉浸与恬淡心境。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聚焦于钓鱼的工具和环境。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钓竿与钓丝的长度,同时将视角转向池塘中的菰蒲,钓丝在菰蒲叶间随风轻轻摇曳。这一细节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池塘的环境,更巧妙地烘托出钓者清闲随意、悠然自得的神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都变得缓慢而悠长。后两句“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则直白地叙述了钓鱼的进展过程。诗人看似平淡地描写抛饵的动作,却在结尾处笔锋一转,以“惊起沙滩水鸭儿”作为结尾。这一句既没有提及钓到鱼的情况,也没有强调钓鱼的收获,却意外地将画面拓展到了沙滩上的水鸭,它们因钓者的动作而惊飞,打破了原有的宁静。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更增添了一份灵动与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古诗有用近俗字而不俗者,如孙光宪《采莲》诗曰:“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李群玉《钓鱼》诗曰:“七尺青竿一丈丝……”

明杨慎《升庵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项斯《赠别》

下一篇:唐·贾岛《寄朱锡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