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ǔ
shāo
qīng
·
·
jǐn
yàng
jiāng
shān

朝代:明作者:张煌言浏览量:3
jǐn
yàng
jiāng
shān
rén
huài
liǎo
zhàng
yān
luán
yuàn
yīng
huā
jiù
jiā
yàn
lán
shān
shēn
tiān
wán
xiū
gèng
wèn
qín
guān
hàn
guān
bái
jìng
zhōng
qīng
píng
xiá
lèi
xiāng
kàn

译文

锦绣般美好的江山,不知被何人破坏成了如今这般,到处是充满瘴气的烟霭山峦。昔日皇家园林中的莺啼花艳,旧时富贵人家的燕子呢喃,如今都一同呈现出衰败的景象。我这辈子就听凭上天的安排,更不要说、秦关还是汉关。对着镜子看到自己两鬓斑白,看着剑匣里的宝剑,只能含着泪默默相对。

逐句剖析

"锦样江山":锦绣般美好的江山,

# 锦样:锦绣般的。

"何人坏了":不知被何人破坏成了如今这般,

"雨瘴烟峦":到处是充满瘴气的烟霭山峦。

# 雨瘴烟峦:形容故国山河破碎,一派乌烟瘴气之状。

"故苑莺花":昔日皇家园林中的莺啼花艳,

"旧家燕子":旧时富贵人家的燕子呢喃,

"一例阑珊":如今都一同呈现出衰败的景象。

# 一例阑珊:全呈现衰落之象。阑珊:衰落。

"此身付与天顽":我这辈子就听凭上天的安排,

# 天顽:天生糊涂,愚昧无知。

"休更问、":更不要说、

"秦关汉关":秦关还是汉关。

"白发镜中":对着镜子看到自己两鬓斑白,

"青萍匣里":看着剑匣里的宝剑,

# 青萍匣里:剑鞘里的宝剑。青萍:古代宝剑名。

"和泪相看":只能含着泪默默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柳梢青·锦样江山》是一首明代诗人张煌言的一首追思故国之作。词人以细腻笔触,在上片勾勒出国破山河的残败之景。莺花凋零、燕子哀鸣,雨嶂烟峦笼罩之下,曾经的锦绣江山满目疮痍。这些意象不仅描绘出山河破碎的凄凉画面,更暗含着对腐朽朝廷的沉痛控诉,字里行间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下片笔锋一转,词人将视角转向自身。一句“天教懒慢,不解趋炎”看似自嘲天性愚钝、疏懒闲散,实则委婉道出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怆。在看似平和的言语之下,隐藏着的是报国无门的深深遗憾。全词悲壮沉郁,激昂的文字中饱含着炽热的爱国情怀。词人将对故国的眷恋、对现实的悲愤以及自身的感慨融为一体,生动展现出一位抗清志士的忠肝义胆与家国情怀,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文学家

张煌言(1620~1664),明末清初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明朝灭亡后,他与郑成功联合作战,在东南沿海地区坚持抗清长达20年。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其文武兼备,在战斗生涯中留下大量文学作品。今存世诗作500余篇,几乎每一篇都与战斗历程密切相关。其诗文质朴悲壮,豪迈慷慨。代表作品有《书怀》《饮酒》《北还入浙偶成》等。著有《张苍水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明末,当清兵铁蹄踏入中原,词人毅然弃笔从戎,投身抗清洪流,与敌军展开长达二十年的殊死搏斗。直至战事失利,退守悬岙孤岛。在那段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家国沦陷的悲愤、壮志未酬的不甘,万千心绪如潮水般在词人心中翻涌激荡。在这复杂心境下,词人挥毫写下《柳梢青·锦样江山》,尽管其确切创作年月已难以考证,但字里行间凝聚的深厚情感,至今仍极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明代张煌言创作的词。主题围绕着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展开。上阕“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描绘了曾经如锦绣般美好的江山如今变得满目疮痍,昔日皇家园林和富贵人家的景象也都衰败不堪,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下阕中作者表示自己听凭上天的安排,不再去过问天下大事,体现出一种无奈与超脱。“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最后作者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的白发,看着剑匣里的宝剑,只能含泪相对,表达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词的上片“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嶂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通过描绘雨嶂烟峦的衰败景象,以及故苑莺花凋零、旧家燕子稀少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破败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对故国山河破碎的悲痛和对明朝灭亡的惋惜之情。

3. 分段赏析

《柳梢青·锦样江山》上片以犀利笔触,倾泻出对腐败朝政的愤怒斥责,字字句句激荡着词人难以平息的激愤之情。开篇“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先以雄浑笔触勾勒华夏山河的壮美,紧接着诘问如惊雷炸响,“坏”字蕴含双重深意:既指向异族铁蹄的肆意践踏,更直指偏安一隅、耽于享乐而无进取之志的明王朝。结合词境,不难看出词人着重批判的,正是那个腐朽不堪的统治集团。“雨瘴烟峦”四字,如同一幅暗黑画卷,形象地描绘出奸佞当道、山河破碎、乱象丛生的末世惨状。“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三句,词人笔锋陡然一转,以跌宕之姿强化情感张力,字里行间似见须眉怒张。其中“旧家燕子”巧妙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意,借燕子栖息之所的更迭,喟叹世事沧桑巨变。昔日煊赫一时的王、谢豪门,终究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词人借此隐喻,暗指从皇家宫苑到贵族府邸,无一例外走向衰败。这不仅是对人事兴衰的感慨,更是对明王朝腐朽堕落、醉生梦死,面对外患却无所作为的辛辣嘲讽,饱含对统治阶层的深切失望与满腔激愤。相较于上片对腐朽朝政的激烈抨击,下片词人转而聚焦于个人内心情感的波澜,深刻展现出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怅惘心境。“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词人以“天顽”自谦,暗喻自己生性耿直,不愿顺应时势,而“休更问”三字,表面似言明朝覆灭后,家国之事已不堪追问,实则从反讽角度传递出深沉的无奈与不甘,绝非消极遁世之语。面对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词人虽痛心疾首,却无力回天,这种欲罢不能的复杂心绪,在词句间委婉流露。“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三句,更是词人情感的集中爆发。揽镜见白发,慨叹年华老去;匣中藏青萍宝剑,却无用武之地,暗喻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和泪相看”四字,将词人的悲愤与无奈推至顶点,短短三个四字短句,道尽暮年英雄的悲凉与遗憾,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整段文字充满深沉的思索与低回的喟叹,沉痛的语气中浸透了时代的伤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词人苍凉悲愤的心境。《柳梢青·锦样江山》上片以浓烈的笔触,铺陈出词人心中翻涌的沧桑浩叹。起笔“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如一声惊雷破空,将满腔郁愤倾泻而出。“何人坏了”四字,字字泣血,裹挟着对山河破碎的痛心疾首与对腐朽势力的严厉诘责,激荡着难以平复的悲怆之情。下片词人转而袒露心迹,在山河破碎、故国蒙难之际,虽自谦“天顽”,实则以刚直之姿,彰显出不屈从时势、不臣服新朝的凛然气节。结尾“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三句,情韵深沉。揽镜见白发,慨叹岁月蹉跎、壮志未酬;凝视匣中宝剑,徒留壮志难伸的憾恨。年华老去,复国无望,唯有悲愤与苦涩在心中翻涌。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质问开篇,情感如汹涌浪潮,贯穿始终。词人摒弃华丽辞藻与雕琢之技,纯用白描手法,任真挚情感自然流淌。慷慨悲凉的意境之下,又暗藏含蓄深曲的韵味,将亡国之痛、不屈之志,尽数熔铸于字里行间,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张苍水《柳梢青》词,亦激昂慷慨,其词云云。当其荒波龙徙,绝岛猿依,留眼看天,立身无地,宜有此孤愤之作。

清郭则法《清词玉屑》卷一

# 遗集附六词,风格搴举,雅韵欲流。《柳梢青》云云,可以窥见一斑矣。

近代赵尊岳《惜阴堂汇刻明词提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沈周《挽刘芝田》

下一篇:明·瞿佑《高门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