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杨花轻复微":二月的杨花轻盈而卑微,
# 微:指地位低,不重要。,杨花:即柳絮,亦称柳绵。
"春风摇荡惹人衣":随着春风摇摇荡荡,撩惹他人衣襟。
# 惹:沾染。
"他家本是无情物":上天给柳絮本来的命运就是无情的,
# 他家:意思就是它(他,她),家是人称的词尾。
"一任南飞又北飞":一意让它南飞北飞,飘忽无定。
# 一任:又作“一向”,是听任、任凭的意思。
中晚唐女冠诗人
薛涛(768?~832),唐代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幼随父入蜀,父卒后流寓蜀中,为乐妓。能诗,时称女校书。韦皋镇蜀时,召令侍酒赋诗。曾居成都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悠闲吟咏。其诗歌题材丰富,用语晓畅通俗,诗风雅正、含蓄,境界开阔明朗,兼具女性特质和男性风骨。明人辑有《薛涛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描绘了二月里轻盈微小的杨花在春风中摇曳飘荡、沾惹行人衣衫的景象,借柳絮“一任南飞又北飞”的漂泊无定,暗喻薄情之人随性放浪的特质。全诗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将柳絮的轻薄形象与世间人情的凉薄相勾连,表达出诗人对情感无常的感慨与幽怨之情。
2. 写作手法
联想:“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诗句由物及人,从柳絮的特点联想到自己的命运,这种联想自然贴切,使读者能够通过柳絮这一具体形象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正衬:“一向南飞又北飞”句,“一向”,极言时间之短。借柳絮瞬间往复飘荡,衬托出柳絮在风力面前的渺小无依,进而隐喻诗人自身在命运洪流中如柳絮般身不由己、任人摆布的悲惨处境,深刻展现出命运对人的无情与个体抗争的无力。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诗中,薛涛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柳絮在春风中飘荡的动态画面。“轻复微”三字凝练地展现柳絮轻盈微小的特质,而“惹人衣”则描绘出其随风附人的姿态,生动刻画出柳絮无根无依、随风飘摇的特性。这种对柳絮特质的精准描摹,不仅是对自然物象的传神写照,更巧妙地成为诗人自喻的载体。薛涛自幼年离乡入蜀,16岁被迫沦落风尘,长期周旋于权贵名流之间。纵使才华出众、名动一时,却始终难逃沦为他人玩物的命运,只能仰人鼻息生存,社会地位卑微。诗中随风轻飏、依附他人的柳絮,恰似她无法主宰自身命运的真实写照。诗人由眼前柳絮之景自然联想到自身境遇,将飘零之感与身世之悲融入诗句,情感真挚深沉。后两句诗意一转,视角更为开阔。诗人以“他家”代称柳絮,直言其“本是无情物”,看似指责,实则饱含怜惜。“一向南飞又北飞”描绘柳絮在风中无定的轨迹,“一向”突出时间短暂,衬出风力强大,“又”字更强化柳絮任风摆布的无奈。诗人借柳絮申诉,将命运不公的矛头指向社会,字里行间满是对自身悲惨遭遇的沉痛哀叹,以及对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的强烈控诉。她运用通俗口语入诗,让诗句更具感染力与表现力,结尾对柳絮飘荡形象的再次呈现,深化主题,余韵悠长,引发读者对诗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4. 作品点评
纵观历史长河,女性往往对情感投注更多赤诚。在封建旧时代,"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悲剧屡见不鲜,成为社会中令人唏嘘的普遍现象。唐代才女薛涛笔下的诗篇,穿越千年时光,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警示意义,它犹如一记警钟,告诫那些随意践踏感情、伤害女性的人,感情不容亵渎。
# “他家”“一向”本是俗语,灵心映带,便觉飘洒不尽。
明诗人钟惺《名媛诗归》
# 是自况语。“多情怕逐杨花絮”,与此词异而情同。
明诗人杨肇祉《唐诗艳逸品》
下一篇:唐·姚合《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