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ǒu
jiàn

朝代:唐作者:韩偓浏览量:1
qiū
qiān
kùn
jiě
luó
qún
zhǐ
diǎn
suǒ
zūn
jiàn
lái
xiào
zǒu
shǒu
cuō
méi
yìng
zhōng
mén

译文

尽情荡秋千的少女感到疲倦便解开了束身的罗裙,她有些口渴,便轻轻指示侍从想得到甘美解渴的乳酪。突然发现有客人来访,少女脸上瞬间绽放笑容,然后转身快步走开,遮掩中门探视着,轻轻搓揉着梅子。

逐句剖析

"秋千打困解罗裙":尽情荡秋千的少女感到疲倦便解开了束身的罗裙,

# 打:摇荡。

"指点醍醐索一尊":她有些口渴,便轻轻指示侍从想得到甘美解渴的乳酪。

# 尊:一杯。尊,古代酒器,中部较粗,口径较大。,索:一作酒。求取。,醍醐:古时称从牛乳中逐次提炼出的精粹部分,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其甘美。这里当指上好的饮品。

"见客入来和笑走":突然发现有客人来访,少女脸上瞬间绽放笑容,然后转身快步走开,

# 走:跑。,和笑:犹带笑。

"手搓梅子映中门":遮掩中门探视着,轻轻搓揉着梅子。

# 中门:指门的中央。古代门中设木为限,“横界于门下者为阈,直竖于门中者为梱”(《说文通训定声》),门的二梱中间称中门。,映:遮蔽。,手搓梅子:一种儿戏动作。李白《长干行二首》:“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偶见》是唐代韩偓所作的七言绝句,描绘日常生活场景。诗中刻画一位荡秋千困倦后解罗裙、索美酒,见客至便笑着跑开并手搓梅子躲在中门后的少女。首句勾勒少女贪玩疲惫之态,次句凸显其率真;后两句借“和笑走”“手搓梅子”等动作,生动展现少女娇羞活泼。整首诗通过对少女一系列动作、神态的描绘,塑造出天真娇憨的少女形象,充满生活气息。其语言自然清新,寥寥数语便将少女的形象刻画得跃然纸上,极具艺术感染力,让人感受到少女纯真美好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偶见》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推测是诗人偶然目睹别家少女情态后有感而作。韩偓作为唐末五代的著名诗人,其创作以天复三年(903年)被贬为重要分界,呈现出前后不同的风格特点。前期创作以众多香奁诗为典型,这类诗作大量描绘男女间的旖旎风情,在风格上远继齐梁宫体诗的传统,近学李商隐的无题诗,不少篇章带有游戏笔墨的性质。而这首《偶见》,便是其前期此类风格的代表之作,生动展现了特定时期诗人的创作偏好与艺术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绘生活场景的诗。描绘了一位少女荡秋千玩累后,解开罗裙,向人指点索要美酒,见到有客人进来便笑着跑开,害羞地躲在中门后,手搓着梅子的情景,生动展现了少女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形象。

2. 分段赏析

首句“秋千打困解罗裙”:描绘少女荡秋千玩得疲惫,解开罗裙放松自己,一个活泼贪玩且不拘小节的少女形象初现,为后文做铺垫。次句“指点醍醐索一尊”:进一步刻画少女,她玩累后向人指点索要美酒,尽显率真可爱,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三、四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少女见有客人进来,笑着跑开,躲在中门后,手搓着梅子。“和笑走”写出少女的害羞与活泼,“手搓梅子”这一细节生动表现出她此时的娇羞与不知所措,将少女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活画打罢秋千,见客走避之少女形象,生动传神,娇痴如见。韩偓《想得》殆《偶见》诗中之少女,则非漫写所见也。

现代原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拜山、特约编审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阎朝隐《相和歌辞·采莲女》

下一篇:唐·冯著《短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