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mén
·
·
liú

朝代:唐作者:孙光宪浏览量:1
liú
liú
yīng
bái
zhù
chūn
shān
xuě
yáng
zhōu
chū
qīng
bié
gān
pāo
zhì
jiāng
shàng
mǎn
fān
fēng
què
xiàn
cǎi
yuān
sān
shí
liù
luán
hái
zhī

译文

不能留下,即便留下也没有什么益处。身着如雪般洁白的白纻春衫,在初次离开扬州的时候。轻易地离别,甘愿被抛弃,江上船帆满满顺风疾行。反而羡慕那成双成对的三十六只彩鸳,我却仍然是孤苦一身

逐句剖析

"留不得":不能留下,

"留得也应无益":即便留下也没有什么益处。

"白纻春衫如雪色":身着如雪般洁白的白纻春衫,

# 白纻春衫: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时所穿衣服。白纻:即白苎,白色的苎麻。

"扬州初去日":在初次离开扬州的时候。

# 扬州:今属江苏省。

"轻别离":轻易地离别,

"甘抛掷":甘愿被抛弃,

# 抛掷:丢弃;弃置。

"江上满帆风疾":江上船帆满满顺风疾行。

# 疾:风的速度很快。

"却羡彩鸳三十六":反而羡慕那成双成对的三十六只彩鸳,

# 三十六:约计之词,极言其多。

"孤鸾还一只":我却仍然是孤苦一身

# 孤鸾: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谒金门・留不得》是一首深含离情别绪的词作,以闺中女子视角,细腻描绘出漂泊之愁与相思之痛。上阕开篇,两句便倾泻出无尽懊恼与悔恨,沉痛哀伤之情直抵人心,将情绪层层推向高潮;下阕笔锋一转,转而描写女子于江上漂泊的孤寂境遇,字字句句浸满悲怆。词至结尾,更是以寥寥数语,道尽天涯孤栖的凄凉况味。全词采用入声韵,读来铿锵有力,词气遒劲峻急,将情景交融发挥到极致,沉郁顿挫间,暗藏着对仓促别离的追悔与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宋初词人、学者

孙光宪(895?~968),五代宋初词人、学者。字孟文,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人。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入宋,为黄州刺史。其词不为离情别恨所限,取径较宽,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开拓,风格清丽疏朗,矫健明快,在温庭筠、韦庄之外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著有《北梦琐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谒金门·留不得》是一首代闺人抒发离情别怨的词。此词围绕离别相思这一题材展开,主题聚焦于飘泊之感与相思之苦。上片起始两句,词人懊恼之情纷至沓来,沉痛哀伤直达心底,随后将情感的波澜推向顶峰;下片换头之处,词人自述江上漂泊的经历,言语间满是沉痛。结尾两句,进一步道尽孤身流落天涯的悲戚。全词采用入声韵,读来词气刚劲警拔,情景沉郁顿挫,隐隐流露出对轻易离别的悔意。

2. 分段赏析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留不得”直接表明女子无法留住爱人的现实,“留得也应无益”进一步强调了即便留下也没有意义,透露出女子的无奈和绝望,为全词奠定了哀伤的基调。“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白纻春衫如雪色”描绘出女子身着洁白春衫的形象,给人以清新、纯洁之感。“扬州初去日”点明了离别的地点和时间,暗示了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离别,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轻别离”表现出爱人的无情,“甘抛掷”则体现出女子的无奈和心酸。“江上满帆风疾”描绘出船行速度之快,象征着爱人的离去毫不留情,进一步加深了女子的哀伤之情。“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彩鸳”象征着成双成对的幸福,“孤鸾”则代表着孤单寂寞。女子羡慕彩鸳,而自己却如同一只孤单的鸾鸟,通过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女子的孤单寂寞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使全词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大抵起句非渐引即顿入,其妙在笔未到而气已吞。

清刘熙载《艺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吴筠《高士咏·东方曼倩》

下一篇:唐·孙鲂《杂曲歌辞·杨柳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