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拂疏香断碧丝":稀稀疏疏的微风穿过院门吹拂着画帘,并带来阵阵淡淡的清香,
# 碧丝:绿色的枝条。,疏香:隐约的花香。
"泪衫还滴绣黄鹂":女子坐在梳妆镜前梳妆打扮着,不想竟有了许多的断发。
"上国献书人不在":曾去京城献书的人再没有回来,
# 上国献书人:指赴都城应试的男子。上国:京师、首都。
"凝黛":凝望着远处,
# 凝黛:皱眉。
"晚庭又是落红时":暮色中的庭院里,又到了落花纷飞的时节。
"春日自长心自促":春日日子本就漫长,可我的心却格外急切不安,
"翻覆":世事变幻无常,
"年来年去负前期":一年又一年过去,总是辜负了先前的约定。
"应是秦云兼楚雨":想必是像秦地的云、楚地的雨,
"留住":将人牵绊,
"向花枝夸说月中枝":只能对着花儿,夸赞那传说中月亮里桂树的枝条,以此寄托牵挂。
# 月中枝:指思妇自己。,花:指男子的新欢。
五代宋初词人、学者
孙光宪(895?~968),五代宋初词人、学者。字孟文,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人。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入宋,为黄州刺史。其词不为离情别恨所限,取径较宽,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开拓,风格清丽疏朗,矫健明快,在温庭筠、韦庄之外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著有《北梦琐言》。
1. 分段赏析
上片“帘拂疏香断碧丝,泪衫还滴绣黄鹂”,以景物与人物情态开篇。“帘”“疏香”构成清幽的环境,“拂”字赋予帘动态,“断碧丝”将无形的思绪化作可“断”的丝,用比喻手法写出思绪的中断与纷乱;“泪衫”直接点出人物的悲伤,“绣黄鹂”本是衣物上的装饰,却因“泪滴”仿佛也带上了愁绪,以物衬人,强化了伤感的氛围。“上国献书人不在,凝黛,晚庭又是落花时”,承接前文,聚焦于人物的牵挂与眼前之景。“上国献书人不在”交代了伤感的缘由,明确了思念的对象;“凝黛”描绘出人物蹙眉沉思的模样,是情态的细致刻画;“晚庭”“落花时”以傍晚庭院中落花纷飞的景象收尾,落花本易引发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此处与“人不在”相呼应,用景物的萧瑟烘托出内心的失落,情景交融,让愁绪更显深沉。下片“春日自长心自促,翻覆,年来年去负前期”,转入对时光与心境的感慨。“春日自长”写出客观时节的特点,“心自促”则是主观感受的流露,两者形成对比,凸显出因思念而觉得时光难熬的状态;“翻覆”概括世事的多变,“年来年去负前期”直白点出多年来未能实现约定的遗憾,将个人的愁绪与时光的流逝、世事的无常相联系,情感更添一层沉重。“应是秦云兼楚雨,留住,向花夸说月中枝”,以设想与寄托作结。“秦云兼楚雨”用两地的景物代指遥远的距离与阻碍,推测思念之人未归的原因,带着一丝自我安慰的意味;“留住”回应前文的“人不在”,解释了未归的缘由;“向花夸说月中枝”则描绘出人物只能对着花儿,提及月中桂枝来寄托牵挂的情景,用具体行为展现内心的思念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