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uán

朝代:唐作者:孙光宪浏览量:1
tài
píng
tiān
děng
xián
yóu
shū
qiān
liǔ
wēi
绿
chūn
shuǐ
cháng
huái
fēng
huā
diàn
殿
jiǎo
sān
qiān
zhēng
yún
chù
liú
rén
zhù
jǐn
fān
fēng
yān
hóng
shāo
kōng
hún
zhōng
liǔ
tuō
jīn
zhuó
yān
lǒng
méng
méng
luò
fèng
huáng
zhōu
shàng
chǔ
miào
léi
xuān
shàng
lóng
zhēng
zhàn
fēn
zhōng
rén
zhǔ
táo
jiāng
nán
huā
jiān
yàn
qiān
chéng
piān
gōng
é
xiāng
chuán
huā
luò
yān
xiè
jiā
chí
chūn
shēn
cuì
é
qīng
liǎn
chén
yín
zhān
jīn
rén
zhī
xīn
xiāng
duàn
shuāng
huī
lěng
lián
yǐng
liáng
yàn
guī
hóng
xìng
wǎn
lái
tiān
kōng
qiǎo
rán
mián
zhěn
tán
yún
piān
fēng
zhǎn
liǎn
tuán
shǎn
shǎn
zhū
qīng
diǎn
lán
zhōu
shàng
chù
yuè
yàn
ǒu
huā
hóng
zhào
liǎn
kuáng
shā
xiāng
yáng
yān
miǎo
miǎo
guāng
bái
shēn
guī
xīn
guī
xié
huī
yuǎn
tīng
chì
fēi

译文

隋炀帝自诩太平天子,只为了他的消闲游戏,就征用千万民夫开凿了运河千里。岸边垂柳如丝,依偎于碧绿的春水旁,河上连一丝风也没有。三千如花似玉的宫女簇拥在龙舟旁,争相献媚讨好君王,哪里能将他留住?风吹锦帆,云烟映红,如火燃空,将大业皇帝的迷梦付之一炬。杨柳枝条如金线垂落,笼罩在烟雾中,落下白茫茫的柳絮。华丽的龙舟上的楚地歌女,翩然起舞,波上鼓声如雷轰鸣。中原大地正经历战火纷争,天下无人主宰,士大夫们纷纷南渡避难。有人叠起花笺,寄托着深深的思念,写成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篇,宫女们互相传阅。春花凋零,云烟淡薄,谢家池畔的楼阁里,春心寂寞难耐。女子轻皱蛾眉,心事沉沉,泪水沾湿衣襟,满腹愁绪无人知晓。香炉里的残香早已冷却,竹帘低垂映出孤影,房梁上的燕子归来,停在了红杏枝头。夜幕降临,庭院空寂,孤枕难眠,枕着檀木枕头,发髻散乱。微风轻拂,波起皱纹。圆圆的荷叶闪烁着光芒,露珠如珍珠倾洒滚落​。木兰舟上,不知从哪里来美丽女子,红艳的荷花映照着她们的脸庞​。襄阳游子痴迷于堤上风光。却因烟波阻隔,只见湖面茫茫一片雪白。虽已踏上归途,心却留在远方,夕阳西下,只见远处小洲上鸂鶒鸟在飞翔。

逐句剖析

"太平天子":隋炀帝自诩太平天子,

# 太平天子:指隋炀帝。

"等闲游戏":只为了他的消闲游戏,

# 等闲:随便,寻常。

"疏河千里":就征用千万民夫开凿了运河千里。

# 疏河千里:据唐韩偓《开河记》载:“大业十二年开邗沟成,长二千余里。炀帝乘龙舟,幸江都。舢舻相继,自大限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十里。”疏:疏通,开凿。

"柳如丝":岸边垂柳如丝,

"偎倚绿波春水":依偎于碧绿的春水旁,

"长淮风不起":河上连一丝风也没有。

# 长淮:淮河。

"如花殿脚三千女":三千如花似玉的宫女簇拥在龙舟旁,

# 殿脚:炀帝乘龙舟游江都,强征吴越民女十五六岁者五百人,为之牵挽,曰“殿脚女”。据唐韩偓《开河记》载:“隋大业年间,开汴河,筑堤自大梁至灌口,龙舟所过,香闻百里。炀帝诏造大船,泛江沿淮而下,于是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这里说“三千”,意思是加上六宫罗骑,约三千许。李白《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争云雨":争相献媚讨好君王,

# 争云雨:争风流,以得帝王宠爱。

"何处留人住":哪里能将他留住?

# 何处留人住:意思是炀帝骄淫无度,不知何处能将他留住。

"锦帆风":风吹锦帆,

"烟际红":云烟映红,

"烧空":如火燃空,

# 烧空:双关语,既写红光弥漫如火燎天际,又指炀帝繁华一炬而空。

"魂迷大业中":将大业皇帝的迷梦付之一炬。

# 大业:隋炀帝的年号。

"柳拖金缕":杨柳枝条如金线垂落,

"着烟笼雾":笼罩在烟雾中,

# 笼:一作浓。,着:一作著。

"蒙蒙落絮":落下白茫茫的柳絮。

# 落絮:落下的杨花。

"凤皇舟上楚女":华丽的龙舟上的楚地歌女,

# 楚女:泛指江汉一带女子。,凤皇:即凤凰。

"妙舞":翩然起舞,

"雷喧波上鼓":波上鼓声如雷轰鸣。

"龙争虎战分中土":中原大地正经历战火纷争,

# 中土:泛指中原。《淮南子·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

"人无主":天下无人主宰,

"桃叶江南渡":士大夫们纷纷南渡避难。

# 桃叶江南渡:指士大夫们纷纷南渡。此处用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渡江的典故,以讽时事。《古今乐录》:“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子敬”是王献之的字,他的妾叫桃叶,其妾之妹叫桃根。王献之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曾送其妾而作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来,人称此渡口为“桃叶渡”,称此歌为《桃叶歌》。

"襞花笺":有人叠起花笺,

# 襞花笺:折叠彩笺。襞:褶子,衣服上折叠的线条。这里作动词用,折叠之意。

"艳思牵":寄托着深深的思念,

"成篇":写成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篇,

"宫娥相与传":宫女们互相传阅。

"花落":春花凋零,

"烟薄":云烟淡薄,

"谢家池阁":谢家池畔的楼阁里,

# 谢家:泛指美妇人家。

"寂寞春深":春心寂寞难耐。

"翠蛾轻敛意沉吟":女子轻皱蛾眉,心事沉沉,

"沾襟":泪水沾湿衣襟,

"无人知此心":满腹愁绪无人知晓。

"玉炉香断霜灰冷":香炉里的残香早已冷却,

# 霜灰:香料燃完,灰白如霜。

"帘铺影":竹帘低垂映出孤影,

# 铺影:布影,洒影。

"梁燕归红杏":房梁上的燕子归来,停在了红杏枝头。

"晚来天":夜幕降临,

"空悄然":庭院空寂,

"孤眠":孤枕难眠,

"枕檀云髻偏":枕着檀木枕头,发髻散乱。

# 枕檀:以檀为枕,质贵重,有香气。

"风飐":微风轻拂,

# 风飐:风吹的意思。

"波敛":波起皱纹。

# 波敛:波起皱纹。敛:收,引申为起皱折、起波纹。

"团荷闪闪":圆圆的荷叶闪烁着光芒,

# 团荷:圆形荷叶。

"珠倾露点":露珠如珍珠倾洒滚落​。

# 珠倾露点:露水如珠,倾滴于荷叶上。

"木兰舟上":木兰舟上,

# 木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任昉《述异记》下卷:“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何处吴娃越艳":不知从哪里来美丽女子,

# 吴娃越艳:指吴越一带的美丽姑娘。李白《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藕花红照脸":红艳的荷花映照着她们的脸庞​。

"大堤狂杀襄阳客":襄阳游子痴迷于堤上风光。

# 狂杀:狂极,感情难以节制。,大堤:曲名。原指襄阳沿江大堤。宋齐梁时,常以大堤为题作曲,故称《大堤曲》。如《续玉台新咏》中所载王容的《大堤女》:“宝髻耀明珰,香罗鸣玉佩。大堤诸女儿,一一皆春态。入花花不见,穿柳柳阴碎。东风拂面来,由来亦相爱。”就是描写大堤美女的诗。

"烟波隔":却因烟波阻隔,

"渺渺湖光白":只见湖面茫茫一片雪白。

"身已归":虽已踏上归途,

"心不归":心却留在远方,

"斜晖":夕阳西下,

"远汀鸂鶒飞":只见远处小洲上鸂鶒鸟在飞翔。

# 鸂鶒:水鸟之一种,又称溪鹉,形如鸳鸯,头有缨,尾羽上翘如船舵,俗名紫鸳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河传》是五代末词人孙光宪所作的词。第一首上阕描绘了柳丝依依、绿波春水、长淮风平浪静的优美景色,下阕写如花般的殿脚三千女围绕隋炀帝争宠,锦帆飘扬,烟际一片火红,渲染出极度奢华的场景,最后以“魂迷大业中”揭示隋炀帝因沉迷享乐而误国,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第二首上阕描绘了柳丝、落絮等景色,以及凤皇舟上楚女妙舞、波上鼓鸣的宫廷场景,下阕写中土龙争虎战,天下无主,人们纷纷南渡,展现了时代的动荡。第三首上阕写花落烟薄,女子身处谢家池阁,轻敛翠蛾暗自沉吟,泪水沾襟,尽显孤独寂寞,下阕通过玉炉香断、霜灰冷,帘影、梁燕归红杏等细节,进一步渲染出孤寂氛围,夜晚来临女子孤眠,云髻偏斜,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内心无人知晓的愁苦。第四首上阕描绘风拂水波、团荷闪烁、露珠倾落的清新画面,木兰舟上有美丽的吴娃越艳,藕花映照她们的脸庞,下阕写襄阳客面对烟波浩渺的湖光,虽身已归但心却留在那与吴娃越艳相处的美好时光,表达出对美好女子的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宋初词人、学者

孙光宪(895?~968),五代宋初词人、学者。字孟文,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人。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入宋,为黄州刺史。其词不为离情别恨所限,取径较宽,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开拓,风格清丽疏朗,矫健明快,在温庭筠、韦庄之外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著有《北梦琐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上阕:“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开篇点明人物与事件,指出隋炀帝作为太平天子,随意疏河以供自己游乐,尽显其荒唐。“柳如丝,偎倚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描绘出一幅柳丝依依、绿波荡漾、长淮风平浪静的优美画面,为下文隋炀帝的奢靡之行提供了美好的背景,以乐景衬哀情,暗示这种表面的平静下隐藏着危机。下阕:“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写如花般的殿脚女围绕隋炀帝争宠,展现出隋炀帝的荒淫无度。“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通过描写锦帆飘扬、烟际火红的壮观场面,夸张地渲染出巡游场面的奢华至极。“魂迷大业中”,揭示隋炀帝因沉迷享乐,最终迷失在自己的大业中,导致国家衰败,表达了对其行为的批判与对历史兴亡的感慨。第二首上阕:“柳拖金缕,着烟笼雾,蒙蒙落絮”,描绘出柳丝如金缕般摇曳,笼罩在烟雾之中,落絮蒙蒙的朦胧画面,营造出一种迷离、华丽的氛围。“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现凤皇舟上楚女翩翩起舞,波上鼓声如雷的热闹场景,突出宫廷的繁华热闹。下阕:“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笔锋一转,描写中土大地龙争虎战,天下无主,人们纷纷南渡的乱世场景,与上阕的宫廷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时代的动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写宫娥们在这样的乱世中,仍襞花笺写艳诗并相互传递,展现出一种在乱世中仍保持的宫廷风雅,也透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第三首上阕:“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描绘暮春时节,花落烟薄,女子所处的谢家池阁笼罩在一片寂寞之中,点明时间、地点与氛围。“翠蛾轻敛意沈吟,沾襟,无人知此心”,通过对女子神态(翠蛾轻敛)、动作(意沉吟)和情感(沾襟,无人知此心)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女子内心的愁苦与孤独。下阕:“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玉炉香断、霜灰冷,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清冷,帘影、梁燕归红杏等细节进一步渲染出孤寂的氛围。“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描写夜晚来临,天空寂静,女子孤眠,云髻偏斜,将女子的孤独寂寞推向极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生活与内心世界。第四首上阕:“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生动地描绘出风吹水波、荷叶闪烁、露珠倾落的清新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在这样的美景中,引出木兰舟上美丽的吴娃越艳,藕花映照她们的脸庞,展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下阕:“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写襄阳客面对烟波浩渺的湖光,因与吴娃越艳分离而心生愁绪,以景衬情,烘托出襄阳客的羁旅愁思。“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进一步表达襄阳客虽身已归,但心却留在那与吴娃越艳相处的美好时光,在斜晖中看着远汀上的鸂鶒飞,更增添了惆怅之情,将游子的复杂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栖蟾《送迁客》

下一篇:唐·皎然《步虚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