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眼睛云母翅":蜻蜓有着如碧玉般的眼睛和像云母一样的翅膀,
"轻于粉蝶瘦于蜂":身形比粉蝶轻盈,比蜜蜂清瘦。
"坐来迎拂波光久":它长久地停在水面迎着波光轻晃,
# 坐来:移时。
"岂是殷勤为蓼丛":难道只是为了眷顾那蓼丛。
# 蓼:植物名。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1. 分段赏析
“碧玉眼睛云母翅”一句是对蜻蜓的外貌描写。“碧玉”形容蜻蜓眼睛的晶莹剔透,“云母翅”则生动地描绘出蜻蜓翅膀如云母般轻薄、透明且闪烁着光泽的特点,一个“碧玉”一个“云母”,用词精准形象,将蜻蜓的独特外形展现得淋漓尽致。“轻于粉蝶瘦于蜂”此句通过与粉蝶、蜂的对比,突出蜻蜓体态轻盈、身形消瘦的特点,“轻”“瘦”二字用得巧妙,让读者对蜻蜓的轻盈之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坐来迎拂波光久”描绘了蜻蜓长时间停在水面上,迎着波光轻轻晃动的画面,“坐来”“迎拂”“久”等字词,细腻地表现出蜻蜓的悠然闲适,仿佛它在静静享受着波光的轻抚,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岂是殷勤为蓼丛”以反问的句式收束全诗,引发读者思考,蜻蜓久久停在水面,难道只是为了眷顾蓼丛吗?言外之意是蜻蜓有着自己的世界和乐趣,它的行为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内涵。
下一篇:唐·吕洞宾《忆江南·淮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