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夜生角":明亮的星星在夜晚升起,像角一样高悬,
"远倚紫垣中":远远地倚立在紫微星垣之中。
"四国仰照耀":四方诸侯都仰望着它的光芒,
"宝剑出秋空":它像一把宝剑出自清冷的秋空。
"一朝化为石":忽然有一天,它化作了一块石头,
"下与沙砾同":下沉到地面与沙砾混在一起。
"牛羊或践履":牛羊有时会踩在它上面,
"戮辱到儿童":就连孩童也来欺辱它。
"位高知身危":身居高位时要知道自身的危险,
"退藏保其终":退隐潜藏才能保全终生。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宋濂(1310~1381),明代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金华)。元末顺帝曾召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朱元璋时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朝廷礼乐典章多出其手。其文宗《六经》及《史》《汉》,雍容大度,辞采富赡。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著有《龙门子》《浦阳人物记》《洪武圣政记》《周礼集说》等。
1. 分段赏析
“明星夜生角,远倚紫垣中”,描绘明星的显赫。“生角”赋予明星动态与锐气,“倚紫垣”点出其身处高位(紫垣常指宫廷或天空高位),寥寥数字勾勒出其居高临下的态势,为下文的盛极而衰埋下伏笔。“四国仰照耀,宝剑出秋空”,写明星的辉煌影响。“四国仰照耀”极言其光芒普照、受四方敬仰;“宝剑出秋空”以比喻手法,将明星比作秋日高空的宝剑,既显其锐利威严,又含清冷肃杀之意。“一朝化为石,下与沙砾同”,转折写明星的衰落。“一朝”突出变化之快,“化为石”与前文“明星”形成强烈对比,“下与沙砾同”直白写出其跌落尘埃、与凡俗无异的境遇,反差中暗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牛羊或践履,戮辱到儿童”,此句续写衰落的惨状。“牛羊践履”“儿童戮辱”,以具体场景展现其沦为卑微之物、任人欺凌的境地,将“与沙砾同”的卑微具象化,流露出惋惜之情。“位高知身危,退藏保其终”,点明主旨。由明星的兴衰联想到人事,道出“位高”易致“身危”的道理,进而提出“退藏保其终”的处世之道。这两句是对前文景象的升华,将自然现象的感慨转为对人生智慧的总结,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使全诗的哲理得以凸显。
下一篇:明·赵今燕《送王仲房还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