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满夕阳":高大城墙上洒满夕阳余晖,
# 满:洒满。
"何事欲沾裳":你因何事情泪水沾湿衣裳。
# 沾裳:泪水沾湿衣裳。
"迁客蓬蒿暮":如同迁客在蓬蒿间走向暮年,
# 蓬蒿暮:日入蓬蒿,天色已晚。蓬蒿,野草。,迁客:被贬在外者。
"游人道路长":你这一去路途漫长。
"晴湖胜镜碧":晴朗湖面比碧玉镜更澄澈,
# 晴湖:湖,当指镜湖,亦名鉴湖,在浙江绍兴,因波平如镜,故名。
"寒柳似金黄":寒柳颜色好似灿烂金黄。
"若有相思梦":倘若有了相思之梦,
"殷勤载八行":务必认真写信寄来。
# 八行:即八行书,信。,殷勤:情义恳切深厚。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两句开篇描绘送别场景。“高城满夕阳”勾勒出一幅壮阔画面,高大的城垣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中,“满”字生动地描绘出夕阳余晖无所不在的状态,为送别渲染出一种略带苍凉的氛围。“何事欲沾裳”则通过询问友人落泪的缘由,将笔触从环境描写转向对友人情感状态的关注,在平淡的发问中,自然地引出送别主题,也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迁客蓬蒿暮,游人道路长”两句进一步抒发对友人的担忧。“迁客蓬蒿暮”将友人比作暮年时节在蓬蒿间飘零的迁客,“蓬蒿”象征着漂泊无依,“暮”字则增添了迟暮的悲凉感,暗示友人漂泊的艰难处境。“游人道路长”直言友人此去路途遥远,一个“长”字不仅实指路程的漫长,更隐喻着友人未来漂泊生涯的艰辛,这两句借景与情的融合,深化了离别的哀愁。“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两句描绘越地景色。“晴湖胜镜碧”将晴朗天气下的湖水比作碧绿的镜子,“胜”字强调湖水比镜子更为澄澈,生动地展现出湖面的平静与湖水的碧绿。“寒柳似金黄”则把寒柳的颜色比作金黄,形象地描绘出柳树在秋日里的独特色彩。这两句以清新明快的笔触,勾勒出越地秋日的明丽风光。但在此送别之际,乐景衬哀情,反而使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情别绪愈发浓重。“若有相思梦,殷勤载八行”两句以叮嘱收尾。“若有相思梦”假设友人在异地产生思念之情,“相思梦”一词饱含着对友人的牵挂与期待。“殷勤载八行”则嘱托友人若有思念,一定要认真写信寄来,“殷勤”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两句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余韵悠长,将送别之情推向高潮。
上一篇: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超诣》
下一篇:唐·白居易《郡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