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ìn
yún
sōng
lìng
·
·
yǒng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bìn
yún
sōng
hóng
yíng
zǎo
yuè
duō
qíng
sòng
guò
huā
yǐng
bàn
xiǎng
xié
chāi
yōng
wèi
zhěng
yùn
qīng
cháo
gāng
ài
wēi
fēng
xǐng
huá
qīng
rén
jìng
bèi
láng
kuī
què
qīng
luán
jìng
luó
líng
dìng
xiǎo
shàn
dān
nài
xīng
qián
lěng

译文

她发髻松散,肌肤莹润。月亮多情,将梨花秀美的影子投送过来。头上发钗歪斜,半晌她也没有整理一下。脸上泛起微微红晕,恰似轻潮,偏爱微风将自己吹醒。月光孤清,人声全无。女子害怕被情郎窥见,悄悄移开了青鸾镜。她脚踏丝罗袜拨动水波,水波在缓缓荡漾。披上单衣,手持小扇,不知道可否挡得住这微薄的夜寒。

逐句剖析

"鬓云松":她发髻松散,

# 鬓云:形容妇女两翼的头发美如云彩。

"红玉莹":肌肤莹润。

# 红玉莹:形容女子脸颊如红玉。红玉:红色宝石,比喻女子红润之肌肤。意谓微微泛起红润的肤色。

"早月多情":月亮多情,

"送过梨花影":将梨花秀美的影子投送过来。

# 梨花影:梨花落在地上的影子,也可以理解为浓密如影的梨花。

"半饷斜钗慵未整":头上发钗歪斜,半晌她也没有整理一下。

# 半饷:过了好一会儿。

"晕入轻潮":脸上泛起微微红晕,恰似轻潮,

# 晕入轻潮:意谓微微泛起红润的肤色。

"刚爱微风醒":偏爱微风将自己吹醒。

"露华清":月光孤清,

# 露华:清冷的月光。露,露水,引申为清冷。唐杜牧《寝夜》中有“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人语静":人声全无。

"怕被郎窥":女子害怕被情郎窥见,

"移却青鸾镜":悄悄移开了青鸾镜。

# 青鸾镜:镜子。鸾鸟为古代神鸟。《艺文类聚》中引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中言:“宾王于峻祁之山获鸾鸟,养之,三年不鸣。夫人称鸟见其同类而鸣,遂以镜置其前,鸾对影悲鸣,哀响中霄,展翅而绝。”

"罗袜凌波波不定":她脚踏丝罗袜拨动水波,水波在缓缓荡漾。

# 凌波:比喻女子步履轻盈,行于水上。此处谓拨动所沐浴之水。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罗袜:丝罗织成的袜,此处代指女人玉足。

"小扇单衣":披上单衣,手持小扇,

"可耐星前冷":不知道可否挡得住这微薄的夜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鬓云松令·咏浴》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艳丽的佳人沐浴的场景。词的上片写美人入浴,容颜娇美,慵懒惬意。词的上片写美人出浴,步伐不稳,手持小扇、身着单衣,羞涩怕郎窥。这首词表面上看起来很香艳,然仔细品味,却感觉不到一点艳俗的气息,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鬓云松令·咏浴》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康熙十三年(1674年),年仅二十岁的纳兰性德迎娶了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的女儿卢氏为妻。据史书记载,婚后二人伉俪情深,恩爱非常。这首《鬓云松令·咏浴》,便是纳兰性德在新婚之后所作。该词是纳兰词中极难得的欢愉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情诗。通过对闺中女子入浴及浴后外在形象到行为举止、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女子娇柔、羞涩的形象,以及其内心对情郎的情思。

2. 写作手法

比喻:“鬓云松,红玉莹”以云朵比喻女子蓬松的鬓发,用玉石比喻女子红润的肌肤,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子沐浴后的娇美容颜。化用:“罗袜凌波波不定”化用曹植的《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诗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像走在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形象而生动。

3. 分段赏析

《鬓云松令·咏浴》上片写美人入浴。“鬓云松,红玉莹”写入浴前美人散开的乌发和晶莹的肌肤。词人以云朵比喻女子蓬松的鬓发,用玉石比喻女子红润的肌肤,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子沐浴后的娇美容颜。“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点明时令是暮春梨花季节,新月初升时分。同时暗写月下女子洁白的浴衣或身躯,营造出一种旖旎氛围。“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描写出女子慵懒泡在水中,半晌没有动静,斜钗也不理会的姿态。可能是头也有点晕了,脸上泛起红晕,刚好一阵微风吹来,顿感神情舒爽,这里细腻地展现出女子沐浴后的娇柔与惬意。下片写美人出浴。“露华清,人语静”夜幕降临,起露了,夜也静了。描绘出夜晚露水清澈、人声寂静的环境,为下文女子的行为和心理做铺垫。“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美人出浴了,身上带着的水滴就像那晶莹的露珠。外面突然的安静,让她有点害怕会不会被情郎看到刚出浴的她。此句直接刻画女子的心理与动作,“怕被郎窥”生动地表现出女子羞涩的心理,“移却青鸾镜”写移开镜子的动作更是将这种羞涩具象化。“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化用曹植的《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诗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像走在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美人出浴,步伐不稳,手持小扇、身着单衣,这些不光被情郎看在眼里,而且还在为她担心,穿了单衣的她能不能耐得住这星星出来之前的夜寒。

4. 作品点评

《鬓云松令·咏浴》尽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艳诗,可词中纳入一些旖旎镜头的描写,在当时来说,描写尺度也不算小,故而有人评价它“俗艳”。然而,仔细品味,这首词还是与“俗”存在一定差距。就拿唐代白居易《长恨歌》里“温泉水滑洗凝脂”同样写沐浴的诗句来比较,此词虽在用字上隐约透着“粉香”气息,但更多是通过意象营造氛围,而非直白的实写,仅凭借几处细节进行细腻刻画,含蓄之妙尽显。读者需凭借自身想象去勾勒出那轻艳之景,这与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清平乐·青陵蝶梦》相比,其“香艳”程度并未更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篇粉香脂腻,近花间语,未免俗艳之气。

现代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原研究员张秉戌《纳兰词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