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uàn
·
·
chūn
qiǎn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chūn
qiǎn
hóng
yuàn
yǎn
shuāng
huán
wēi
huā
jiān
zhòu
xián
yán
àn
jiāng
hóng
lèi
tán
lán
shān
xiāng
xiāo
qīng
mèng
huán
xié
huà
píng
wǎng
shì
jiē
shì
kōng
zuò
xiāng
dāng
shí
chuí
liǔ
huā
zhī
mǎn
tíng
dié
ér

译文

春天慢慢离去,花也落了。掩着门,细雨飘落花间,白昼漫长闲寂。无人说话只有默默的流眼泪。春色将尽,梦乡还没到就醒了。我斜倚着画屏想起以前的事,心里什么都没有,全部都是相思。记得当时,垂柳柔丝飘拂,花枝绽放,和满院的蝴蝶。

逐句剖析

"春浅":春天慢慢离去,

"红怨":花也落了。

# 红怨:为花落伤感。

"掩双环":掩着门,

# 双环:门上双环,此代指门。

"微雨花间昼闲":细雨飘落花间,白昼漫长闲寂。

"无言暗将红泪弹":无人说话只有默默的流眼泪。

# 弹:掉下来。,暗:默默的。

"阑珊":春色将尽,

# 阑珊:稀疏零落。

"香销轻梦还":梦乡还没到就醒了。

# 轻梦:做了很浅的梦。

"斜倚画屏思往事":我斜倚着画屏想起以前的事,

# 思往事:想起以前的事。

"皆不是":心里什么都没有,

# 皆不是:心里什么都没有。

"空作相思字":全部都是相思。

"记当时":记得当时,

# 记:想起。

"垂柳丝":垂柳柔丝飘拂,

"花枝":花枝绽放,

# 花枝:开有花的枝条。

"满庭蝴蝶儿":和满院的蝴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河传·春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微雨湿花时节,闺中女子门掩深院、香销梦断、弹泪无言的情态,上片勾勒其孤寂之状,下片前半叹往事成空、徒留相思,后半回忆与所爱者相会的往昔情景。全词以细腻形象的笔触,呈现出缠绵婉约的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情词。描绘了微雨湿花时节闺中女子难以诉说的柔情,全词以形象出之,尽显缠绵婉约之致。

2. 写作手法

化用:“香销轻梦还”化用李清照词句,以“轻梦”替代“新梦”,更强调梦境浅短易醒,深化了梦醒后不见所思之人的凄苦哀怨,含蓄传递思念之深。借景抒情:“微雨花间昼闲”“香销轻梦还”等句运用借景抒情。微雨朦胧、白昼闲寂的景象,烘托出女子的空虚无聊与寂寞无绪;香消梦残之景,更渲染出凄凉氛围,将女子伤春思人、哀怨伤感的情绪融入其中,借景抒情,含蓄委婉地展现出女子的复杂心境。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春浅,红怨,掩双环”,勾勒出一幅衰败的暮春之景。此时春色渐淡,凋零的春花仿佛饱含怨愤,让人不忍直视,闺中女子无奈地关上房门,陷入独自沉吟。“掩双环”的主语显然是这位女子,自然引出接下来的“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细雨蒙蒙,女子独自伫立花间,白昼时光空虚又无聊,只能默默流泪,无言以对。在这里,“昼闲”是缘由,“泪弹”是结果,正因寂寞无聊且无人倾诉,她只能默默悲泣。“阑珊,香销轻梦还”,“阑珊”本义是将尽、衰落,可用于形容事物,也可形容人。此句中“阑珊”没有明确主语,既可以理解为春色将尽,也能理解为女子意兴阑珊、精神低落。但无论作何解释,传达出的都是感伤春逝的情感基调。“香销轻梦还”化用了李清照《念奴娇》中的“被冷香销新梦觉”,用“轻梦”替换了“新梦”,虽仅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新梦”表示刚进入梦乡,而“轻梦”指的是浅梦,可能还未真正进入梦乡就已醒来。梦中情景消散,眼前只剩一片凄凉,意中人已不在身旁,这样的表达比李清照词句更显凄苦哀怨。下片“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承接上片女子怅然醒来的情节。她醒来后斜倚着画屏,开始追忆往事。然而,回忆中的一切都令人伤感、倍感凄清,此时心中唯有“相思”二字。“相思字”即相思的话语、字句,也是词人钟爱的表达。这里“空作相思字”,意思是女子面对春日美景,因意中人不在身边而黯然神伤,即便写下满是相思的字句也无济于事。结尾“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回忆起往昔与意中人相聚的场景:柳丝摇曳,花枝招展,满院蝴蝶飞舞,春光无限美好。但如今时过境迁,往事不再,只剩下徒劳的相思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六)》

下一篇:清·黄景仁《都门秋思四首(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