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千条送马蹄":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
"北来征雁旧南飞":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
# 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 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闲情归落照":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
# 落照:落日之光。,闲情:悠闲、清闲之情。,终古:往昔,自古以来。
"一春幽梦逐游丝":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 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 刚道:只说。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小令词。此词围绕行旅展开,上片通过描写出行经过重点写景,以盎然春意衬托内心惆怅;下片借景抒情,直抒对爱人的思念及心中的惆怅,全词清新自然、真挚朴素,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词人厌于扈从生涯,对家乡和闺中妻子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的苦闷情怀。
2. 写作手法
对比:“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词人勾勒出一幅春日行旅图。与自己“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客居在外的孤独、惆怅心情进行对比,使情感表达更强烈。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词人勾勒出一幅春日行旅图。千万条杨柳随风轻舞,似在殷勤送迎马蹄,去年南飞的大雁也再度北归,尽显盎然春意。而“客中谁与换春衣”一句笔锋一转,直戳内心。扈从在外的词人,看着眼前春景,却因爱人不在身旁,无人为自己更换春衣,这份孤独与惆怅在春景的映衬下愈发浓烈,形成鲜明反差,成为上片情感的点睛之笔。下片以“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借景抒情。“落照”与“游丝”两个意象,尽显落寞与缥缈。词人无奈之下,只能将一腔闲情托付给落日余晖,在梦境中追逐那若有若无的游丝,借此抒发对常年扈从生涯的厌倦,感慨青春在忙碌侍卫职责中悄然流逝。收尾“信回刚道别多时”,读来令人动容。纳兰性德对爱人的思念浓烈,即便短暂分别,也觉漫长,这份深情既让人为之辛酸,又能从中感受到他对爱人始终如一的牵挂,尽显其至情至性。
4. 作品点评
全词文风质朴平实,毫无雕琢痕迹,以清新自然之态,将情感真挚纯粹地予以呈现。
# 情景兼胜。
清清代学者陈廷焯《云韶集》
上一篇:清·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下一篇:清·钱秉镫《还家杂感(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