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也要伟人扶":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
# 江山:江河和山岭,即大自然的山水。
"神化丹青即画图":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图。
# 丹青:朱砂和石青,是中国古绘画中常用的颜色。,神化: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妙到了极点。
"赖有岳于双少保":天下人之所以开始更加敬重西湖,
# 岳于双少保:指岳飞和于谦,他俩曾官封少保,两人的墓都在西湖边。
"人间始觉重西湖":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飞和于谦的祠庙和坟墓。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古诗。诗中指出江山胜景也需伟人来增添光彩,岳王墓的存在使西湖更具神韵,如同神来之笔的丹青图画。诗人赞颂岳飞、于谦两位少保,表达了对他们伟大功绩与崇高精神的敬仰,体现出历史伟人对提升地域文化价值的重要意义,也借咏叹岳王墓等,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借“谒岳王墓”之事,触景生情,以“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等诗句,表达了对岳飞、于谦两位少保的敬仰与赞颂之情。烘托:“江山也要伟人扶”一句,通过强调江山胜景需伟人扶持,烘托出岳飞、于谦的伟大功绩,凸显他们对提升西湖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铺垫:前两句“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先从对山水与杰出人物关系的议论,以及对西湖天然美景的赞叹着笔。看似是在说山水与景色,实则为后文做铺垫。通过强调山水需伟人扶持,西湖景色如画,引出后文对西湖人文内涵的揭示。
3. 分段赏析
首句“江山也要伟人扶”开篇即点明主旨,提出江山胜景需伟人相助才能更具风采的观点,强调伟人对提升地域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为全诗奠定基调,引发读者对伟人功绩与自然景观关系的思考。次句“神化丹青即画图”描绘岳王庙内岳飞神像及壁画营造出的庄严肃穆之景,神像与丹青所呈现的神圣氛围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从视觉角度展现岳王庙的独特之处,侧面烘托岳飞在人们心中被神化、崇敬的形象,承接首句,暗示岳飞作为伟人对西湖周边文化氛围的塑造作用。第三句“赖有岳于双少保”“赖有”突出依赖、多亏之意,明确指出岳飞和于谦两位少保的重要性,将诗的关注点聚焦到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为尾句点明西湖因他们而受重视做铺垫,体现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重。尾句“人间始觉重西湖”点明正是因为岳飞和于谦,西湖才被世人格外看重。升华主题,表明英雄人物的精神与事迹为自然景观赋予深厚人文内涵,使西湖从单纯的美景地转变为承载忠义、爱国等精神的文化象征,传达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功绩的高度赞誉。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下一篇:清·钱澄之《梅花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