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liú
·
·
qiū
jiāo
shì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píng
yuán
cǎo
chóng
yáng
hòu
huáng
shù
sāo
sāo
qīng
luò
huā
shí
jié
céng
féng
shí
cuì
tīng
chuī
xiāo
jīn
lái
shì
shāo
hén
cán
jìn
shuāng
yǐng
luàn
hóng
diāo
qiū
shuǐ
yìng
kōng
hán
yān
zhī
zào
diāo
fēi
chù
tiān
cǎn
yún
gāo
rén
shēng
xíng
jūn
zhī
fǒu
róng
liǎng
bìn
xiāo
xiāo
dōng
jūn
zuò
bié
chǎn
liáo
suàn
gōng
míng
shēn
duǎn
shè
jiǔ
西
jiāo
biàn
便
xiàng
yáng
yǐng
huī
háo

译文

平原上的草都枯萎了,重阳节过后,黄叶在疾风中凋落。记得骑马来此时,春日时节,当时踏青,多么的意气风发。如今故地重游已是萧瑟肃杀,空旷凋零。秋水映破长空,寒烟弥漫,苍穹飞雕,一片苍茫。人生在世,须及时行乐,公子知道吗,年华易逝。自从春天过后,依旧心绪绪无聊。想想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自己个人所得,英姿勃发射猎,不若借酒。在夕阳下,挥毫泼墨那是何等畅快。

逐句剖析

"平原草枯矣":平原上的草都枯萎了,

"重阳后、黄叶树骚骚":重阳节过后,黄叶在疾风中凋落。

# 骚骚:秋日风吹草木声。

"记玉勒青丝":记得骑马来此时,

# 玉勒青丝:玉饰之马衔及马缰绳。此代指骑马游春。

"落花时节":春日时节,

"曾逢拾翠":当时踏青,

# 拾翠:拾取翠鸟羽毛作首饰。后多代指女子或女子游春踏青。

"忽听吹箫":多么的意气风发。

"今来是、烧痕残碧尽":如今故地重游已是萧瑟肃杀,

"霜影乱红凋":空旷凋零。

"秋水映空":秋水映破长空,

"寒烟如织":寒烟弥漫,

# 寒烟如织:清寒浓郁的烟雾弥漫在四处。

"皂雕飞处":苍穹飞雕,

# 皂雕:一种黑色的大型猛禽。

"天惨云高":一片苍茫。

# 天惨:天色昏暗不明。

"人生须行乐":人生在世,须及时行乐,

"君知否":公子知道吗,

"容易两鬓萧萧":年华易逝。

"自与东君作别":自从春天过后,

# 东君:司春之神。

"刬地无聊":依旧心绪绪无聊。

# 刬地:只是、依旧、照旧。

"算功名何许":想想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

"此身博得":自己个人所得,

"短衣射虎":英姿勃发射猎,

# 短衣射虎:短衣,打猎的装束。射虎,用汉李广故事。《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后在诗词中常以此形容英雄气概、英勇豪迈。

"沽酒西郊":不若借酒。

"便向夕阳影里":在夕阳下,

"倚马挥毫":挥毫泼墨那是何等畅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风流子·秋郊即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秋日郊外的景色,着重体现出一种空旷冷寂、萧瑟凋零的氛围;下阕则蕴含着词人激昂慷慨的壮志豪情,同时又流露出伤春悲秋、追忆往昔、怀念故旧的复杂情绪,还表达了岁月蹉跎、一生怀才不遇的身世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乃是纳兰性德早期的作品。纳兰性德自幼便胸怀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然而壮志难酬,常常为此独自喟叹。恰逢与友人结伴出行之际,他不禁想起了自身的坎坷际遇,感慨万千,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词,也是一首写行猎的词。上片布景,介绍了行猎的场景,描绘了秋天郊外的景色,营造出空廓凋零的氛围;下片说情,表达了人生在世应当及时行乐的观点,体现了词人慷慨激烈的壮怀和伤春悲秋、忆昔怀旧的情绪,抒发了岁月空老、平生不得志的身世之叹。全词词境绚丽、色感丰富,情调悲壮、意境沉雄。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下片中,词人通过“短衣射虎,沽酒西郊”等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将情感与景物紧密结合,使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3. 分段赏析

此词上片布景,描绘出行猎的场景。描述平原上草木枯萎,黄叶在风中发出声响。这是重阳节后郊外的景象。清秋时节,郊外平原,行猎的时间和地点,由此已清晰呈现。然而,置身于这场景中,却引发了对另一场景的回忆。接着,“今来是”,又将现场的场景拉回眼前。上片用“枯”“残”“惨”等字眼,展现出今日郊原的萧瑟之景,并以记忆中往昔的“玉勒青丝”加以对比,更凸显出今日郊原的萧瑟,完成布景。下片说情,表达人生在世应当及时行乐的观点。此生若能穿着短衣,在原野上打猎,到西郊的酒馆,大碗畅饮,趁着黄昏,靠在马背上,在夕阳的余晖中,随意挥毫泼墨。下片围绕眼前之事,叙述观感,通过“短衣射虎”这一场景,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看法。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情调悲壮,意境沉雄,艺术造诣极高,仿佛已达化境。词人巧妙地运用了黄、青、翠、碧、红、皂、惨、白等多种对比鲜明的颜色,使词的意境绚丽多彩,色彩感极为丰富。在描写秋景和猎事的过程中,词人穿插进拾翠女子的青春形象,堪称妙笔生花,如同苏轼笔下有小乔的灵动,辛弃疾词中有红襟翠袖的柔情,但又比二者更具活力与诗意之美。因此,将她视作一种象征,以词中下片的“东君”来称呼她,也毫不为过。这样的写法,让全词在刚健中带有柔美,在直率中蕴含妩媚,堪称豪放词中的一种独特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豪情云举,想见秋岗盘马时。

清田茂遇《清平初选后集》

# 意境虽不甚深,风骨渐能骞举,视短调为有进。更进庶几沉着矣。歇拍“便向夕阳”云云,嫌平易无远致。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