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lìng
·
·
xiān
yuè
huáng
hūn
tíng
yuàn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xiān
yuè
huáng
hūn
tíng
yuàn
fān
jiào
zuì
qiǎn
zhī
fǒu
rén
xīn
jiù
hèn
xīn
huān
xiāng
bàn
shuí
jiàn
shuí
jiàn
shān
zhěn
lèi
hén
hóng
xuàn

译文

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知不知道那人的心儿?或许早已旧情与新欢,各有一半。谁个看见?谁个看见?在我的枕畔,满是沾着脂粉的泪痕。

逐句剖析

"纤月黄昏庭院":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

# 纤:细小。

"语密翻教醉浅":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

# 翻:反,却。,语密:缠绵的情话。

"知否那人心":知不知道那人的心儿?

"旧恨新欢相半":或许早已旧情与新欢,各有一半。

"谁见":谁个看见?

"谁见":谁个看见?

"珊枕泪痕红泫":在我的枕畔,满是沾着脂粉的泪痕。

# 泫:流泪。,珊枕:珊瑚色的枕头,即红色的枕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女子的视角展开,写思妇的情怀。开篇描绘了黄昏庭院中纤月的景象,营造出静谧氛围。词中先回忆往昔旧情的甜蜜,体现出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后写当下现实的残酷,将旧情与现实对比,生动展现了思念丈夫的女子从满怀期待到满心失望的情绪转变。从写作手法看,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塑造出了一个深情而又无奈的思妇形象。纳兰性德以女子口吻和心思进行创作,情真意切,将内心的悲伤与思念之情表达得极为透彻,如“珊枕泪痕红泫”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悲伤之态,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哀怨与孤独,尽显婉约词的深情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据赵秀亭、冯统一的《饮水词笺校》记载,“纤月”一词在《今词初集》中有出现,由此可推断该词的创作时间不晚于康熙十七年。这是一首纳兰性德为怀念心中所爱之人而作的词,然而,至于其所怀之人具体是谁,如今已无从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黄昏庭院,面对纤月,回忆起曾经与爱人亲密交谈的甜蜜时光,心中既有对往昔的眷恋,又有对当下未知爱人心意的怅惘,旧恨与新欢交织。最后以“珊枕泪痕红泫”展现女子满心悲伤、暗自落泪的情景,表达了女子对爱人复杂深沉的思念以及孤独哀怨的情绪。

2. 分段赏析

这首词开篇“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将笔触伸向往昔情感的回忆。彼时正值黄昏,一弯纤月轻柔地笼罩着整个庭院,虽不见落霞孤鹜之壮美,却自有长天秋水的宁静悠远。词人想必是心中情思缠绕,才借酒浇愁,而就在此时,恋人如仙子般翩然而至,相伴身侧,二人喁喁私语,情意缱绻。那浓情蜜意,竟将原本的醉意驱散得无影无踪,这般回忆,甜蜜得如同畅饮醇厚美酒,令人沉醉。纳兰性德身为富贵公子,平日白天需在书房潜心研读,还要练习骑射,待结束学业回到内院,天色往往已暗,这也使得他的诗词多以“夜景”为题材。第三句“知否那人心”,笔锋陡然一转,瞬间将词人从美好的往昔拉回至残酷的现实。离别之后,恋人的心思实在难以捉摸,或许早已将自己抛诸脑后。第四句虽称“旧恨新欢相半”,但在词人心中,恋人极有可能已沉醉于新欢,忘却了曾经的旧恨。此处,词人的语气中满是埋怨与质问。然而,自古多情之人总是遗恨无穷,埋怨又有何用?于是,词人只能在幽独中相思彷徨,以泪洗面,难以入眠。词的后三句,一个“红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纳兰性德思念的孤寂痛楚。在描写恋人约会时,仅用“纤月黄昏庭院”短短六字,便勾勒出浪漫场景;而刻画被抛弃的哀伤,“珊枕泪痕红泫”一句更是入木三分,用词简约精炼,却饱含无尽深情与悲痛。

3. 作品点评

在整首词里,词人的悲伤情绪肆意弥漫,无须赘言,已全然展露。但这份浓烈的哀伤,终究只是空留怅惘,即便满心不甘,却也无计可施。于是,词人只能将满腔悲怆,向着茫茫苍天厉声质问:谁见?谁见?以这般决绝的追问,为全篇画上落幕句号,余韵悠长,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纳兰此词,便颇得深曲婉致之妙。

现代诗人胡煜《纳兰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洪亮吉《伊犁纪事诗四十二首(其二十三)》

下一篇:清·袁枚《偶作五绝句(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