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纵鸡食":养鸡就要任凭鸡吃食物,
# 纵鸡食:让鸡随便吃。纵:放任;不约束。
"鸡肥乃烹之":等到鸡养肥了就将它煮了美餐一顿。
# 烹:煮,烹调。,乃:就。
"主人计固佳":这个计策自然是十分高明,
"不可使鸡知":但是可不能让鸡知道。
# 使:一作与。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讽喻诗。诗人通过描写养鸡、喂鸡,最后将鸡烹煮这一平常的生活景象,展现了生活中人与家禽之间的互动,反映出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体现出生活的质朴与真实。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封建时代剥削者对待劳动人民的行为比作养鸡者对待鸡的行为,用“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这一养鸡的具体情境象征剥削者先给予劳动人民一些小恩小惠,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剥削者虚伪、欺骗的本质。
3. 分段赏析
首句:“养鸡纵鸡食”此句点明事件开端,即饲养鸡并且放任鸡随意进食。“纵”字生动地表现出养鸡人对鸡的宽容态度,为下文鸡肥被烹做铺垫,简单的语句勾勒出日常养鸡的常见场景。次句:“鸡肥乃烹之”承接上句,说明鸡长肥之后的结果是被烹煮。“乃”字体现出一种因果逻辑关系,自然地推进事情发展,让读者清晰了解到养鸡到杀鸡这一过程的必然性。第三句:“主人计自佳”这里“计”指主人的盘算,表明主人认为自己安排得很巧妙。从侧面反映出主人的心思,有一种得意之感,也为下文揭示主旨做过渡。末句:“不可使鸡知”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以幽默诙谐的口吻,写出主人不想让鸡知晓自己被烹煮的命运。赋予鸡以人的感知,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引发读者对于生活中类似现象的思考。